红薯吸收氮、磷、钾养分也受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由于土壤质地不同,其温度、湿度、空气含量也有差异,生长在其中的薯根吸收养分也有差异。在沙质土中种的红薯,对氮素的吸收量明显低于黏土,据分析,其地上茎叶器官的吸氮量,沙土要比黏土少15%;地下部薯块的吸氮量,沙土要比黏土要少32%。而沙质土中种的红薯对钾素的吸收量与氮素恰恰相反,无论地上部或地下部,钾的含量都是沙土大于黏土,其中地上茎叶器官吸收的钾素,沙土要比黏土多22%;地下部薯块吸收的钾素,沙土要比黏土多17%。沙质土中种的红薯对磷素的吸收量,与黏土大致相近,只是黏土中红薯对磷素的吸收量稍大于沙土。由于钾素是品质元素,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沙质土中种的红薯干、甜且耐贮藏。
在土壤肥力上,肥地和一般地种的红薯,对养分的吸收量也表现不同,在肥地中种的红薯,由于养分和水分充足,能够及时供给吸收,植株中养分含量也高。其中对氮素的吸收量,地上茎叶器官肥地也高于一般地块。地下部块根中氮素含量大致相近。可见地上部氮素吸收虽多,但并不影响块根中氮素含量。相反,当肥地土壤速效氮超过了70毫克/千克时,植株地上部有明显的徒长现象。对磷素的吸收量是地上茎叶器官肥地高于一般地块,而地下部薯块中磷的含量是一般地块高于肥地。对钾素的吸收量是肥地与一般地块与磷素的吸收量大体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