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为无性繁殖作物,蔗种为鲜货,笨重。生产上采用蔗茎做种,视地区和品种的不同,一般生产条件下每亩用种量达800~1500公斤,因此繁殖系数很低,一般仅5~8倍。采用地膜稀植促分蘖、大棚育苗移栽等加速繁殖的技术,繁殖系数可提高到12~20倍。此外,果蔗引种过程中的运输、贮存等易使蔗芽损伤,导致用种量增大。因此,果蔗的引种成本和投入较一般农作物的引种高得多。为减少盲目性,降低成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甘蔗引种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从生态条件类似地区引种:任何品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只适合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种植,适应性广只是相对而言。从与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相类似的地区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大,风险小。
2、有针对性的引种:引种的目的要明确,通过引种解决什么问题心中要有数。要因地制宜按当地果蔗生产对品种的具体要求确定引什么样的品种,引种的针对性要强。
3、少量引进后扩大种植:盲目大量引进某一品种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应少量引进,最好引多个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经确定有较大优越性和应用价值后,方可大量引种繁殖。想见效快,盲目大量引种造成损失的事例很多。
4、不能在有检疫对象的地区引种:引种的目的是要引进适合本地栽培的不带病虫的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通过栽培后获得好的经济效益。若引进的品种带有检疫对象,不但不能达到引种的目的,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恶果。因此,绝对不能在有检疫对象的地区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