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02:25 作者:李先生
在早稻生产过程中,有的农民朋友为了省工省时,不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造成水稻僵苗,甚至死苗烂秧。
当前,使用较多的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有丁草胺、丙草胺、苯噻酰草胺等。该类除草剂是通过杂草幼芽吸收药剂后传导全株而起作用,在杂草体内抑制和破坏蛋白酶,影响蛋白质形成,抑制杂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长发育,从而使杂草死亡。
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应在水稻播种后2~7天采用土壤喷雾的方式施用,或在抛秧、移栽后5~7天,确保秧苗返青活棵后通过毒土法撒施。由于该类产品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加之部分产品中含有安全剂解草啶,因而正确使用不会对稻苗的生长产生影响。
由于今年3月下旬及4月中下旬的气温陡降,部分地区的早稻秧苗出现了根系活力不强、抗逆性差等情况。对此,农民朋友采用喷雾的方式使用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可能导致水稻叶片吸收大量药液,秧苗生长被抑制,从而造成僵苗甚至死苗烂秧。
针对秧苗根系活力不强、抗逆性差、苗小苗弱,建议农民朋友在秧苗移栽活蔸后,采用拌肥料或细土撒施的方法施用除草剂,避免直接叶面喷雾导致僵苗。在药剂选择方面,建议农民朋友使用含有安全剂的丁草胺、丙草胺或苯噻酰草胺,与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混配。
需要注意的是,农民朋友要严格按照农药登记信息使用除草剂,登记在大豆等旱地作物上的乙草胺严禁在水田使用;登记在移栽、抛秧田的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严禁在直播田使用;机插秧田插秧时稻苗比传统移栽要小接近2片叶,使用除草剂时不能与移栽田等同,避免出现药害;拌肥料撒施时要避开大风天气,要先把芽前除草剂用水化开,与少量细土拌匀,然后再与肥料混匀施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