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02:24 作者:李先生
水稻分蘖除需较高氮素水平外,还需达到19℃~30℃的气温条件。5月低温导致早季水稻不发苗,是我省特别是湘北地区常见的水稻生产不利气候条件。今年5月7~16日的低温,湘北地区日均气温在18℃以下,对早稻和再生稻的生长主要产生了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严重影响了水稻分蘖能力。原来长得好一点的早稻、再生稻本已进入分蘖盛期,受低温影响,分蘖陷入停顿状态;有些抛栽早的秧苗受到了4月14~17日寒潮影响,缓苗期延长,好不容易缓过苗的田刚要进入分蘖期,再次受到低温影响也停止了分蘖。
2.延迟了秧苗发育进度。气温低,有效积温少,造成秧苗生育期延迟、叶龄增长慢。
3.光合能力下降。低温下,叶绿素合成受阻,秧苗叶色不绿,光合作用少,不能满足水稻分蘖的养分需求。
笔者建议种植户应抓住马上到来的升温天气,做好培管工作。
一是放浅水层,甚至露田。达到升泥温、改善土壤供氧状况,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只有根系长好了,才能吸水吸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有些施除草剂后水较深的田更要适时放浅水。
二是追施促蘖肥。追施以氮素为主的速效肥,辅以氯化钾,僵苗田还可加硫酸锌等肥料促进分蘖发生。
三是做好病虫防治。据多地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情报,今年的一代二化螟呈现出发生早、基数大、不整齐的特点,种植户要引起高度重视,适期施药。
四是配合施用叶面肥。氨基酸水溶肥、速溶硼、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具有提苗促长,加快生长发育进程的作用。在病虫防治施药时添加进去,可一举两得。
在实施这些基本方法时,种植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有些追肥迟、肥效初显的田,不宜露田,也无须补肥;叶面肥可以氨基酸水溶肥为主,其他的可选择性施用等等。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