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3 21:25 作者:李先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番茄的生产基地条件、栽培技术、采收及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番茄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DB51/335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
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
DB51/339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蔬菜
3 产地环境条件
土壤选择耕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并符合DB51/336和DB51/339的规定。
4 栽培制度
4.1 轮作制度
4.2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如:合作903、合作908、毛粉802、金棚一号、金棚创世纪、L402、以色列石头果021等。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3要求。
4.3 育苗
先用清水浸泡种子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分钟,捞出洗净后催芽;或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
秋冬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春夏茬11月中下旬播种。
每
浇足底水,水渗后覆一层细土(或药土),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覆细土(或药土)1~1.2cm。
表 1 越冬茬苗期温度管理表
单位:℃
时期
适宜日温
适宜夜温
播种至齐苗
25~30
15~18
分苗前l周
20~25
14~16
分苗至缓苗
25~28
15~18
缓苗后至定植前l周
18~22
14~16
定植前1周至定植
16~18
8 ~10
4.4 定植前准备
露地栽培做宽1.2m、长5~8m的厢,每厢栽两行;大棚栽培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起半高垄,覆好地膜(应根据当地的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基肥品种以优质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5000―6000Kg、氮肥5Kg(折尿素10.9Kg)、磷肥6Kg(折过磷酸钙50Kg)、钾肥5Kg(折硫酸钾10Kg)。施肥标准符合DB51/338的规定。
4.5 定植
秋冬季定植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早春茬12月中旬至2月中旬;春露地3月上旬。
每667m2定植3000~3500株左右,行株距60cm×(30-35cm).
按行株距离开深10~12cm沟,地膜覆盖的要挖穴,座水栽苗,覆土不超过子叶。
4.6 定植后管理
生长前期土壤见干见湿,进入果实采收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缓苗水每667m2追施氮肥3Kg(折尿素6.5Kg),第一穗果核桃大时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氮肥3Kg (折尿素6.5Kg)、钾肥5Kg(折硫酸钾10Kg)。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期开始,追肥3次,每次追施氮肥2Kg(折尿素4.3Kg)。进入结果期,可于晴天傍晚叶面喷施0.3%~0.5%的尿素溶液或0.2%~0.5%磷酸二氢钾。
采用单干整枝。及时打掉侧枝,摘除下部老叶、黄叶。无限生长型根据栽培需要,留足果穗后,抹去顶芽。操作前要消毒净手。
大棚和春露地栽培前期,当花序的第一朵花开放时,用浓度20~30mg/Kg的防落素溶液喷花。溶液中可加0.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灰霉病。
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适龄壮苗,严格实施轮作制度,清洁田园,深翻炕土,减少越冬虫源;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灌水,培育健壮植株;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间或棚室外烧毁或深埋。
盛夏棚室密闭高温消毒:田间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烟青虫等害虫;田间铺银灰膜或悬挂银灰膜条驱避有翅蚜;覆盖防虫网防虫防病,人工摘除害虫卵块和捕杀害虫。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等对蚜虫自然控制。积极推广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选用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用适当施用方式和器械进行防治。严格按照DB51/337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2。
表 2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晚疫病
出现中心病株后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
灰霉病
浇催果水前或初发病后用6.5%万霉灵粉尘,每
青枯病
病穴浇灌20%石灰水,每穴250ml;于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300ml,10天灌1次,连灌2~3次。
病毒病
定植后十四天、初花期、盛花期喷100倍83增抗剂,或于发病初期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喷3―5次。
溃疡病
喷洒145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喷1次。
蚜虫
采用3%啶虫脒乳油1000-125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棉铃虫
卵孵化盛期用Bt制剂200倍液喷雾,防治棉铃虫低龄幼虫。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并有50%卵变黑时,开始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000倍液喷雾,7天用药1次。
温室白粉虱
用22%敌敌畏烟雾剂熏棚,每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5.1 及时采收
根据市场需求和番茄商品成熟度分批及时采收。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2 采后处理
采后剔除病、虫、伤果,有泥沙的要清洗,达到感观洁净。清洗水应符合DB51/336要求。根据大小、形状、色泽进行分级包装。包装贮存容器要求光洁、平滑、牢固、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避免二次污染。包装按照DB51/335要求。
5.3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销毁病虫枝叶,及时回收残留农地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