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3 21:23 作者:李先生
一、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并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二、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碧秀、蓝山苦瓜、广良长运180、春秋王七号等。
三、 育苗
1 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塑料棚、温床等设施育苗;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防雨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营养钵育苗。
2 营养土
营养土要求:pH5.5~7.5,有机质
营养土配方:无病虫源菜园土50%~70%、优质腐熟农家肥50%~30%,三元复合肥(N–P–K=15–15–15)0.1%。
3.苗床表面消毒
按每平方米苗床用
4. 种子用量
每
5 种子处理
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投入
6 催芽
浸泡后的种子在30℃~33℃条件下保湿催芽,70%左右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7 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8 苗床准备
苗床设置:冬春季节采用塑料棚或温床育苗。电热温床育苗,按100 W/m2~120 W/m2功率标准铺设电加温线。
苗床消毒: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
9 播种
育苗移栽: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盘)中,或点播于营养钵中,播后用毒土盖种防治苗床病害。
露地直播:按确定的栽培方式和密度穴播2粒干种子。
10 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苦瓜喜温、较耐热,不耐寒。冬春育苗要保暖增温,夏秋育苗要遮阳降温。温度管理见表1。
表1 苗期温度管理表
时 期
白天适宜温度/℃
夜间适宜温度/℃
出土前
30~33
20~25
出苗后
20~25
15~20
定植前5d~7d
20~23
15~18
水分: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
分苗:当幼苗子叶展平至初生叶显露时,移入直径
炼苗:早春定植前7天适当降温通风,夏秋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
壮苗标准:株高
四、 定植前准备
1 地块选择
应选择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葫芦科作物的地块,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水旱轮作。
2 整地施基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总量。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三分之二做基肥,氮肥三分之一做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三分之二撒施,三分之一沟施,按照当地种植习惯做畦。
3 棚室消毒
棚室栽培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
五、定植
1 定植适期确定
2 定植密度
大棚栽培:行距80 cm - 300cm,株距
露地栽培:行距
六、田间管理
1.大棚温度:
缓苗期,白天
2.光照调节:
苦瓜开花结果期需要较强光照,设施栽培宜采用防雾流滴性好的耐候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日光温室后部张挂反光幕。
3.湿度管理:
苦瓜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80%。
4.二氧化碳:
设施栽培可补充二氧化碳,浓度800 mg/kg~1000 mg/kg。
5.肥水管理:
浇水及排水:缓苗后选晴天上午浇一次缓苗水,然后蹲苗;根瓜座住后结束蹲苗,浇一次透水,以后5 d~10 d浇一水;结瓜盛期加强浇水。生产上应通过地面覆盖、滴灌(暗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等措施,尽可能使土壤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苦瓜不耐涝,多雨季节应及时排除田内积水。
追肥:根据苦瓜长相和生育期长短,按照平衡施肥要求施肥,适时追施氮肥和钾肥。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据需要可喷施叶面肥防早衰。
6.插架或吊蔓:
大棚宜吊蔓栽培,露地可采用人字架或搭拱棚、平棚栽培。整枝:大棚栽培摘除侧蔓,以主蔓结瓜;露地栽培视密度大小整枝。及时摘除病叶和老化叶。
7. 人工授粉:
大棚苦瓜栽培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下午摘取第二天开放的雄花,放于
8 采收
及时摘除畸形瓜,及早采收根瓜,以后按商品瓜标准采收上市。
9 清理田园
将苦瓜田间的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七、 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绢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
主要害虫包括:美洲斑潜蝇、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
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减少种子带菌传病;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和辅助加温,调节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障害;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将苦瓜田间的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耕作改制,与非葫芦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科学施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平衡施肥。
4. 物理防治
设施防护:大棚设施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诱杀与驱避:保护地栽培运用黄板诱杀蚜虫、美洲斑潜蝇,每
5 生物防治
天敌 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6.生物药剂:
采用抗生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和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苦参碱等)防治病虫害。
7. 药剂防治
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
不允许使用的剧毒高度农药
生产上不允许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等剧毒、高度农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