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前准备1.品种选用根据各地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等情况,选用适宜品种。一是因天选种。二是因地选种。三是因制选种。四是因灾选种。五是因病选种。六是因质选种。七是严格引种换种。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提高更换新品种,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主推品种的同时,注意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中的质量。2.种子处理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根据各种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3.秸秆还田玉米秸秆粉粹还田,要求长度小于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将已粉粹的秸秆耕入地下,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要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灌水踏实,如果墒情适宜要及时耕压。4.深耕耙压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再旋耕耙压,以破碎坷垃,沉实土壤,利于根系下扎,防止透风跑墙,保苗安全越冬。5.浇水造强6.施用
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