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植物名称:花生报检受害类型:虫害检测认定:沟金针虫中文名称:沟金针虫中文别名:沟叩头甲、芨芨虫、土蚰蜒、钢丝虫、沟金针虫、沟线角叩甲、骚板虫拉丁学名:PleonomuscanaliculatusFaldermann纲:昆虫纲目:鞘翅目科:叩头甲科主要天敌:地理分布:全国各地主要寄主:花生、麦类、玉米、高粱、谷子、马铃薯、豆类、麻类、花椒、甜菜、烟草、棉花、向日葵、瓜类、蔬菜、苜蓿、林木等多种植物。危害部位:种芽、幼根、幼茎传播因子:迁移防治指标:(不详)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危害症状:以幼虫咬食花生种芽、幼嫩根、茎,也可在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危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常呈乱麻状。危害严重时,导致幼苗死亡、田间缺苗断垄。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16~17mm,宽4~5mm;雄虫长14~18mm,宽3.5mm。身体栗褐色,密被细毛。雌虫触角11节,略呈锯齿状,长约前胸的2倍;前胸发达,中央有微细纵沟;鞘翅长为前胸的4倍,其上纵沟不明显,后翅退化。雄虫体细长,触角12节,丝状,长达鞘翅末端;鞘翅长约前胸的5倍,其上纵沟明显,有后翅。卵:乳白色,长约0.7mm,宽约0.6mm,椭圆形。老熟幼虫:虫体有骚味,体长20~30mm,宽约4mm,金黄色,宽而扁平。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胸背至第10腹节背面中央有1条细纵沟。尾节两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均有1小齿。蛹:纺锤形,长15~20mm,宽约3.5~4.5mm;前胸背板隆起呈半圆形,尾端自中间裂开,有刺状突起。化蛹初期体淡绿色,后渐变深色。生活习性:一般3年完成1代,少数2年、4~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春季10cm土温达10℃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10cm土温稳定在10~15℃时达到活动高峰。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在陕西关中,产卵期从3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期平均约42天,5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幼虫危害至6月底下潜越夏,待9月中、下旬秋播开始时,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危害至11月上、中旬,开始在土壤深层越冬。第2年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最重。随后越夏,秋季危害,越冬。幼虫期长达1150d左右,直至第3年8—9月在土中化蛹,蛹期12~20d。9月初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而越冬,第4年春才出土交配、产卵。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麦田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雄虫不取食,善飞,有趋光性;雌虫偶尔咬食少量麦叶,无后翅,不能飞翔,行动迟缓,只在地面或麦苗上爬行,使其扩散蔓延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卵散产于3~7cm深土中,单雌平均产卵200余粒。幼虫耐低温,春季苏醒危害早,秋季冬眠迟,危害时间长。发生规律: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疏松的粉砂土壤、腐殖质多、透气性好的土壤和粉砂粘土壤地带有利于危害与繁殖。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温暖、高湿的气候,有利于该虫的发生发展。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1)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2)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或大雪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4)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5)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6)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7)合理轮作:实行禾谷类和块根、块茎类大田作物与棉花、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的轮作,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是减轻金针虫危害的有效措施。化学防治:(一)拌种剂: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匀剂拌种(二)喷施或灌根: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3.3%天丁乳油1000—1500倍液5%百事达乳油1000—2500倍液18.1%富锐乳油2000—3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用该药灌根对金针虫有特效)(三)撒施剂:5%紫丹颗粒剂2千克/亩.穴施10%克线丹颗粒剂4—5千克/亩.穴施3%护地净颗粒剂3—4千克/亩.撒施3%地下伏手颗粒剂3—4千克/亩.撒施或沟施4%巴农颗粒剂0.8—1千克3%米乐尔颗粒剂1千克3%呋喃丹颗粒剂1.5千克/亩3%克百威颗粒剂1.5kg/亩注意:以上任何一种颗粒剂1份+防治当地流行病害的药剂+干细土20份混匀后播种前穴施(四)毒饵诱杀:(1)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或40%乐果乳油0.5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水5千克拌50千克饵料(炒香的麦麸、豆饼、煮熟的谷子等)撒施3千克/亩(最好穴施)(2)在田间堆放8~10cm厚的新鲜略萎蔫的小草堆,每公顷750堆,在草堆下撒布5%敌百虫粉、2%甲基异柳磷粉或5%乐果粉少许,可诱杀金针虫。病虫害图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