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华北蝼蛄

2017-03-02 18:20 作者:李先生  

报检植物名称:花生

报检受害类型:虫害

检测认定:华北蝼蛄

中文名称:华北蝼蛄

中文别名:土狗、啦啦蛄、翻泥虫

拉丁学名:GryllotalpaunispinaSaussure

纲:昆虫纲

目:直翅目

科:蝼蛄科

主要天敌: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

主要寄主:花生、禾谷类、豆类、瓜类、薯类、麻类、甜菜以及蔬菜、苗木等多种农林作物。

危害部位:种芽、幼芽、幼苗、根部

传播方式:迁移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在土中取食花生种芽、幼芽或将幼苗咬断致死,受害的根部成乱麻状,由于蝼蛄的活动,将表土窜成许多隧道,使苗根脱离土壤,致使幼苗失水而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6毫米,黄褐色;头卵圆形,暗褐色;前胸背板发达,盾形,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棘1个或消失。

卵:椭圆形,孵化前呈深灰色。

若虫:共13龄,形态与成虫相似,翅尚未发育完全,仅有翅芽。5~6龄后体色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3年左右完成1代。华北地区成虫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当年秋季以8~9龄若虫越冬;第二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当年可蜕皮3~4次,以12~13龄若虫越冬;第三年春季越冬高龄若虫开始活动,8~9月蜕最后1次皮后以成虫越冬;第四年春天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于6月上中旬产卵,至此完成1个世代。成虫具一定趋光性,白天多潜伏于土壤深处,晚上到地面危害,喜食幼嫩部位,危害盛期多在播种期和幼苗期;靠近村庄、沟渠、河边的药材田受害较重;对麦冬、地黄、贝母等药材造成严重危害。

发生规律:

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氮肥使用过多或过迟;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干旱、少雨、气候温暖,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虫源和虫卵寄生地。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4)播种后用药土覆盖,幼苗盖畦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6)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7)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

二、化学防治:

(1)拌种:

50%辛硫磷乳油50—100倍液,再加入适量防病药剂拌种

(2)喷施剂: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3.3%天丁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

5%百事达乳油1000—2500倍液喷施

18.1%富锐乳油2000—3000倍液喷施

(3)撒施剂:

5%紫丹颗粒剂2千克/亩.穴施

10%克线丹颗粒剂4—5千克/亩.穴施

3%护地净颗粒剂3—4千克/亩.撒施

3%地下伏手颗粒剂3—4千克/亩.撒施或沟施

4%巴农颗粒剂0.8—1千克/亩

3%米乐尔颗粒剂1千克/亩

3%呋喃丹颗粒剂1.5千克/亩

(4)药土:

以上任何一种颗粒剂1份+干细土20份混匀,做播种前或定植前的土壤处理剂或危害时撒施于植物根茎周围。

病虫害图片: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红蜘蛛 下一篇:沟金针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