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白菜灰霉病

2017-03-01 01:36 作者:李先生  

  

  报检植物:白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白菜灰霉病

  中文名称:白菜灰霉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灰葡萄孢菌,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

  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Sclerotinia***eliana(deBary)***el.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葡萄孢属

  有性态为真菌界、子囊菌门、盘囊菌纲、柔膜菌目、盘菌科、核盘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地理分布:群过各白菜产区均有发生。

  主要寄主:白菜、甘蓝、油菜、萝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部位:叶片、花序

  传播因子:种子、病残体、采种株

  防治指标:初见病叶或有发病中心时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及花序。病部变淡褐色,稍软化,逐渐腐烂,潮湿时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不堪食用。贮藏期主要侵害叶柄,病部由外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稍软化椭圆形斑,后形成大块不整形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霉。后病部逐渐F·B或波及邻株。干燥条件下,不长灰霉,该病与软腐病症状相似,但本病腐烂物有霉味,无臭味。别于软腐病。

  病原形态特征:

  BotrytiscinereaPers称灰葡萄孢,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葡萄孢属真菌。有性态为Botryotinia***eliana(deBary)Whetzel.称富克尔核盘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盘囊菌纲、柔膜菌目、盘菌科、核盘菌属真菌。分生孢子聚生、无色、单胞,两端差异大,状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3.2~9.6)微米。孢子梗浅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16~20.8)微米。

  浸染循环:

  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越夏或越冬。越冬的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出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条件不适病部产生菌核,在田间存活期较长,遇到适合条件,即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腐烂的病荚、病叶、病卷须、败落的病花落在健部即可发病。菌丝生长温限4~32℃,最适温度13~21℃,高于21℃其生长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28℃锐减。该菌产孢温度范围1~28℃,同时需较高湿度;病菌孢子5~30℃均可萌发,最适13~29℃;孢子发芽要求一定湿度,尤在水中萌发最好,相对湿度低于95%孢子不萌发。病菌侵染后,潜育期因条件不同而异,1~4℃接种后1个月产孢,20℃接种后7天即产孢;生产上在有病菌存活的条件下,只要具备高湿和20℃左右的温度条件,病害易流行。病菌寄主较多,危害时期长,菌量大,防治比较困难。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低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7)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8)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9)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0)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二、生物防治:

  2万亿活孢子/g特立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1%农用武夷霉素水剂150~200倍液

  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

  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

  三、化学防治:

  (1)苗床灭菌:

  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层药土,播种后用药土覆盖。

  药土: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份+30份干细土

  (2)种子灭菌:

  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或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35%甲霜灵拌种剂拌种。

  (3)喷施用药:

  棚室或露地发病应及时喷洒: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每667m2喷药液50~60升,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4)棚、室栽培于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

  施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667m2200~250克

  10%灭克粉尘剂,每667m2lkg。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菜菌核病 下一篇:白菜黄叶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