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病虫害防治 草莓品种 草莓百科 草莓视频

草莓角斑病发生原因和防治药剂

2025-06-17 05:30 作者:李先生  

  草莓角斑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别名角状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空心病、“鼻涕”病等,角斑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其病原菌为黄单孢杆菌,属细菌性病害。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草莓角斑病导致草莓产量减少,给种植户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草莓角斑病发生原因和防治药剂 

  一、草莓角斑病的病原
  病原菌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称草莓黄单胞菌,属细菌界薄壁菌门。菌体杆状,1.0~1.2×0.7~0.9微米,极生1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圆形黄色,大小1毫米,有黏性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稍突起。耐盐浓度1%~2%,36℃稍有生长,好气性。除侵染草莓外,未见侵染其他植物。

草莓角斑病发生原因和防治药剂 

  二、草莓角斑病的症状
  该病主要侵害叶片、茎基部,也危害果柄、花萼,初侵染时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过程中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对光观察呈半透明状,发病中期,病斑逐渐扩大融合;湿度大时叶子背面出现白色或淡黄色菌脓,菌脓干燥后呈现琥珀色胶体颗粒物。发病后期,病菌通过叶脉和叶柄传输到茎基部造成水烫状湿腐,导致茎基部维管束病变,出现根蒂部位空心,用手轻微触碰即可断头,所以该病也叫“断头病”。 病菌侵染短缩茎后随着传导组织向上侵染叶柄、叶片(叶片没有光泽,新叶略有发黄),叶柄呈现水烫状弯曲,进入叶脉后,叶脉泛湿,并伴随出现叶片边缘干枯的症状。病害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草莓苗整株枯死。

草莓角斑病发生原因和防治药剂 

  三、草莓角斑病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苗、土壤和病残株上越冬。 发生初期症状不明显, 所以在草莓苗定植初期不容易被发现。 该病在草莓生长季均可能发生,尤其在温度适宜、 雨水多、刚铺完地膜以及草莓即将进入花芽分化,需要大量养分的时候容易发病。 气温20 ℃左右最适合病害发生,气温达到25℃以上之后病害发展缓慢,高于 30℃基本不发病。

草莓角斑病发生原因和防治药剂 

  四、草莓角斑病传播途径
  通过种苗、土壤、昆虫、人工等多种途径传播。
  1、种苗传播。种苗携带病菌,定植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发病。
  2、土壤传播。病菌可存活于土壤中,重茬栽植容易使病菌通过土壤颗粒、滴灌、工具等介质,从根系伤口进入植株体内引起新的感染。
  3、昆虫传播。某些昆虫,如蚜虫、叶螨、蓟马等,也能成为细菌性角斑病菌的传播者。
  4、人工传播。人类农事活动也可能成为细菌性角斑病的传播途径,比如在处理染病植株时,可能通过工具、手套传播病害。

  五、草莓角斑病防治方法
  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选用脱毒苗和抗病品种、做好土壤处理为基础,在草莓生长季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等预防措施,必要时合理使用农药,确保细菌性角斑病对草莓生产不造成大的影响。
  1、种植健康种苗。草莓定植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种苗自身携带病菌,所以在种植之前要选择可靠的种苗供应商。在购买苗木时仔细检查,确保种苗不带病, 经济条件允许时,最好选用脱毒苗无病壮苗适时定植。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菌肥,培肥土壤,提高苗木抗病性。
  3、定植前采用高温闷棚杀灭病菌,或用绵隆处理土壤,每亩用绵隆 25 kg,利用人工或机械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用旋耕机旋耕,确保绵隆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地面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扣棚,熏蒸15天左右。
  4、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打下来的老叶、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5、虫害防治。要做好蚜虫、蓟马、叶螨等虫害的防治,可用黄板监测蚜虫,用蓝板监测蓟马,一旦发现及时防治,减少病害传染源。
  6、加强病害监测。定期检查,一旦确认有细菌性角斑病发生,立即清除病株并将它们带出田外进行烧毁,并用药剂处理种植穴,控制病情。
  7、 药剂防治。草莓定植后,可选择1 亿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 500 倍液、50 亿 CFU/g 多黏类芽孢杆菌1000 倍液、10 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 400 倍液交替使用,喷药要注意叶片背面要喷到,避免漏喷。发病初期可选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 噻菌铜(龙克菌)500 倍液,33.5%喹啉铜2000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400~5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20%噻森铜悬浮剂600倍液,或72%农用高效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5%噻霉酮悬浮剂8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中生菌素)10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400~75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1次,7~10天防治1次,共防治3~4次,注意交替使用药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草莓灰霉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草莓根腐病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