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腐烂病俗称串皮湿、臭皮病、烂皮病,是由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树上的病害。主要危害结果树枝干、果实,也可危害幼树和苗木。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可导致苹果树整体树势凋零、树主干和枝干枯萎死亡、最后整株死树,直至整个果园毁灭。腐烂病是对苹果生产威胁很大的毁灭性病害。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是在早春,5月份发病盛期结束。生长期内病斑不再活动,只有老弱枝干上的病斑可缓慢地扩展。晚秋是第2个发病高峰。
一、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
苹果树腐烂病病原为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为壳囊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二、苹果树腐烂病为害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枝干、果实,也可危害幼树和苗木。 枝干症状表现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以溃疡型为主。
1、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发病初期病部呈现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组织松软,用手指按之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病皮极易剥离。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湿腐状,有酒槽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
2、枝枯型。多发生在衰弱树和小枝、果台、干桩等部位,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略潮湿肿胀,但边缘界限不明显,以后很快变干;枯死皮下病组织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开始时松软、糟烂,以后变硬。发病后期,病皮上长出较密的小黑点。枝枯型腐烂病常在小枝上烂一圈,造成枝条枯死,并常常向下蔓延到大枝上,使大枝发病。
发生在果实上,初期病斑呈褐红色,圆形或轮纹状,边沿清晰,病组织松软,有酒糟味,后病斑呈黄褐色与褐红色交替轮纹向果心发展,后期病斑中部形成黑色小颗粒,有时呈轮纹状排列。
三、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皮及病残株枝干中越冬,春季遇降水产生分生孢子,其孢子靠雨水和昆虫传播,从伤口、叶痕、果柄痕和皮孔等处侵入。外观症状出现的高峰期是在早春,5月份发病盛期结束。生长期内病菌不再活动,只有老弱枝干上的病斑可缓慢地扩展。晚秋是第2个发病高峰。
四、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条件
凡能引起树势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发生。大小年现象严重、冻害和日灼、施肥技术不当枝条失水、虫伤、修剪不当或修剪过重都会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病害发生轻重与栽培管理及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土质瘠薄、肥水不足、结果超量树势衰弱,发病严重;修剪过重,伤口过多易于病菌侵入发病较重;病斑刮治不及时,对病枝、病死树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可加重病害发生。遭受冻害,冻伤斑往往变为苹果树腐烂病斑,造成苹果树腐烂病大面积发生。
树体负载量过大,通常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苹果树腐烂病开始发生,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苹果树腐烂病会逐年增多,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关键因素。盛果期果树负载大,如果养分供给不足,会导致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
五、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措施
防治苹果树腐烂病需要从苗期和幼树期开始,保护树体不受病菌侵染;当树体受侵染或发病后,应及时铲除带菌组织,防止病菌生长、繁殖和积累;同时,保持键旺树势,防止潜伏病菌扩展致病。
1、加强栽培管理,增施
有机肥、生物菌肥,平衡树体营养沃土养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2、果树修剪后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保护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3、阴雨天不上树或从事其他对树体造伤的农事活动。
4、治疗病斑。对于发病树体的治疗,刮除病疤、涂抹药剂是最为直接、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早春解冻后至开花前,是病疤刮治的关键时期之一。彻底刮除治病斑,病疤尽量刮成梭形,并对其周围1cm范围内的健康皮也刮除,切口立茬,以利愈合。刮后涂刷药剂,一般选用具有铲除性、封闭性特点的药剂,后涂伤口愈合剂或
甲基硫菌灵膏剂。另外,根据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还应加强夏秋季和初冬树体表面溃疡的刮治,及时将仅限于树皮表层的表面溃疡和初期病变组织彻底刮除,刮除后继续涂抹春季刮治时涂抹的药剂,病疤处只涂抹1次即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5、果树萌芽前全树喷淋3~5度石硫合剂清园,消灭在树皮缝隙处越冬的病菌。或用1:2:60
波尔多液涂干。
6、生长季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全面喷施树干,减少初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