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常规花生生产收获季节, 提前或推后收获, 以供应市场, 满足城乡居民鲜食目的的花生栽培为鲜食花生栽培。 近年来, 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饮食文化的提高, 鲜食花生作为果蔬类特色 品种, 已跻身于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鲜食花生生产在不少城郊产区 正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鲜食果花生通过地膜加小拱棚设施栽 培, 可提前1个月上市, 在市场上是稀品, 价格较高, 一般亩产鲜 花生400~450千克。 (1) 选地整土 在城市近郊、 交通方便的产区选择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 秋后 进行深冬耕, 耕深25~30厘米, 以利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菌源,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2) 因地施肥 实行优化配方施肥, 一次施足
基肥。 一般每亩 施优质
农家肥3000~4000千克, 总有效含量25%的花生专用肥50 千克; 对含氮量较高的蔬菜基地, 可施用同量磷、
钾肥, 配以10 千克
尿素。 有机肥在耕地时全部均匀撒施,
化肥1/3结合有机肥撒 施, 1/3在耙地时撒施, 1/3在播种时作种肥。 (3) 品种选择 选用具有鲜食口感好、 营养价值高、 早熟、 结 果多而集中、 双仁果多、 整齐度好、 网纹清晰、 大小适中、 外形美 观、 易收刨等特点的花生品种。 目前尚无鲜食花生专用型品种, 各 产区大多将普通品种作鲜食花生用。 (4) 适期早播 鲜食花生春季播种较早, 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 4月中下旬播种, 因此需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依据播种和上市的 早晚, 有双膜覆盖栽培和单膜覆盖栽培两种方式。 ① 双膜覆盖栽培 3月中下旬播种一定要采用双膜覆盖栽培。 当露地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0℃ 时, 南北方向人工起垄, 地膜垄 宽80厘米, 垄高10厘米, 双行播种, 拱棚垄宽100厘米。 播种时 25花生优质高产问答 墒情不足, 可顺沟浇小水造墒, 确保足墒下种。 一般采用先播种后 覆膜方式种植, 播种株距13厘米、 行距35厘米, 播后耙平耙细, 每亩喷施150毫升
乙草胺防草, 然后用地膜覆盖。 覆膜后, 在花生 的播种行上, 压两条高4厘米土带, 使花生能够自行破膜出土。 压 土时, 要保持未压膜面干净, 以利于吸光增温。 选用0.008毫米的 微膜作棚膜, 用长1.5米、 宽2厘米的竹排作拱棚杆, 顺垄每隔2 米将拱棚杆弯曲, 两端紧贴地膜边插入地下, 拱棚顶端距垄面40 厘米, 拱棚垄宽1米。 将棚膜覆盖拉紧, 两边压紧压实。 ② 单膜覆盖栽培 4月中下旬以后播种多采用单膜覆盖栽培。 一般选用90厘米的微膜, 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 大垄距80~85 厘米, 垄面宽50~55厘米, 垄高10~12厘米, 可采用先播种后覆 膜或先覆膜后播种两种种植方式, 但以采用后一种方式为佳。 采用 先覆膜后播种方式时, 按上述规格起垄后, 耧平垄面, 使垄面细碎 平整, 并在垄两边垂直开出压膜沟, 每亩用70毫升
乙草胺, 兑水 40~50千克, 均匀喷洒垄面, 然后地膜覆盖, 将地膜拉紧压实。 当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到 15℃ 时, 即可打孔播种。 每垄种 2 行, 小行距30厘米左右, 穴距17厘米左右, 孔深约3厘米, 每穴播2 粒种子, 在膜上顺花生播种行压3厘米左右厚的土埂。 先播种后覆 膜的方式, 即起垄并将垄面平整后, 在垄面上按小行距30厘米左 右人工开沟, 以穴距17厘米左右, 每穴2粒种子摆播, 然后覆土 耧平、 喷洒
除草剂和进行地膜覆盖。 花生播种前1周, 在晴天中午连续晾晒2~3天, 并不断地翻 晒, 使花生均匀受热, 剥壳时进行分级, 除去病、 劣、 破损籽仁, 选择一、 二级籽仁作种子。 播种时要根据天气预报抢晴进行。 播种 时根据土壤墒情, 做到适墒播种。 墒情不足要进行造墒, 防止过 干、 过湿或因低温出现烂种现象, 播种深浅要一致, 以5厘米左右 为宜, 确保一播全苗。 鲜食花生生育期短, 一般不采取补苗措施, 否则会影响荚果的成熟度和整齐度, 商品性降低。 (5) 加强田间管理 ① 及时清棵放苗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出苗情况。 对于先覆膜 后播种的, 当花生子叶顶土、 现绿时应及时清棵退土, 引苗出膜, 26第二章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封压膜边; 先播种后覆膜的, 当子叶顶土时, 应及时破膜, 并在其 上覆盖3~4厘米厚的湿沙土, 以防灼伤幼苗, 并可引升子叶节; 当幼苗再次顶土、 现绿时进行清棵, 引苗出膜, 并封压膜边; 齐苗 后应将伸入膜下的枝叶抠出膜外, 促进其健壮生长。 ② 搞好拱棚管理 早春气温变化较大, 要及时修补拱棚膜的 破洞, 防止风进入拱棚内。 根据气温的回升变化情况, 及时掀棚放 风, 防止烧苗。 到5月中旬花生植株生长比较健壮时, 将拱棚膜全 部揭掉, 使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注意在拱棚膜全部揭掉前的7~ 10天进行炼苗, 防止突然揭膜造成闪苗。 ③ 早防病虫危害 齐苗后应注意防治蚜虫、 蓟马; 如发现病 毒病株应及时拔除, 以减少田间病源, 防止病害蔓延。 南方产区应 注意防治叶斑病和锈病, 具体方法可参见本书病虫害防治部分。 ④ 浇好花针荚水 花针期到结荚期生长发育快, 需水量显著 提高, 是花生一生中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 因此, 当土壤相对含水 量低于60%, 即晴天中午少量叶片出现泛白现象时, 应及时采取 沟灌润浇或喷灌, 以满足花生对水分的需要, 达到增加前期有效 花、 提高结实率和饱满度的目的。 在南方, 花荚期多处春水雨涝或 秋旱干燥季节, 应注意及时排涝与防旱。 ⑤ 控制植株徒长 鲜食果栽培由于增加了密度, 植株相对容 易徒长。 因此, 花针末期至结荚初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每亩用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80克兑水40千克进行喷雾, 对矮化植 株促进早熟有明显效果。 ⑥ 叶面施肥 结荚期每亩用0.2%~0.3%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50千克或其他
叶面肥喷施, 连喷2~3次, 有利于促进荚果发育膨 大与增饱增重; 如果植株出现早衰现象, 可叶面喷施
尿素水溶液, 起恢复与保护功能叶的作用。 (6) 分期采收上市 鲜食花生进入饱果期即可开始采收, 对种 植面积较大的地块, 应考虑市场需求, 分期分批收获。 采收后要淘 洗去掉泥沙杂质, 分级上市。 鲜食花生货架期较短, 一般3~5天。 因此, 鲜食花生以供应当地市场为宜。 采用留头斩枝法, 连枝头带 果上市, 可延长鲜食花生的货架期; 采用速冻鲜食果, 也可在较长 27花生优质高产问答 时间内供应市场。 (7) 鲜花生贮鲜及复鲜方法 将采收后的花生拣去残次果, 用 清水漂洗后在花生专用贮鲜剂 (化工店有买) 的作用下, 用开水漂 烫6~8分钟, 捞出用冷水冷却至常温后晒干或烘干, 就可以在常 温下进行存放。 经贮鲜后的花生既可以直接食用, 也可以待市场没 有新鲜花生后经水浸后煮熟上市出售。 直接食用入口酥脆, 回味清 香, 使人百吃不厌; 煮熟上市和新鲜的花生基本一样, 而且还可以 煮成香、 咸、 麻辣等各种风味, 很受消费者喜爱, 同时, 经济效益可提高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