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尖象甲?

2024-09-25 06:11 作者:李先生  

棉尖象甲属鞘翅目象甲总科耳喙象甲科, 又名棉小灰象甲、 棉 象鼻虫, 是棉花苗期和蕾铃期经常发生的害虫。 棉田发生较普遍的 象甲, 除棉尖象甲外, 特早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还有蒙古灰象甲 和大灰象甲, 长江流域棉区还有棉小卵象甲。 (1) 为害特点 棉尖象甲成虫为害棉花幼苗。 一株上有时群聚 达十多头, 甚至几十头。 咬食叶柄, 被害棉叶萎蔫下垂; 咬食嫩 端, 造成断头; 为害苞叶和幼蕾, 严重时幼蕾脱落。 (2) 形态特征 棉尖象甲形态识别要点见表29。  棉尖象甲形态识别要点 成虫 体长4.1~5毫米,虫体淡黄色或红褐色,两侧及腹面黄绿色,有金属光泽。 头部喙部长度为宽的2倍,触角膝状,柄节细长。 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后缘中 间突出,有模糊的暗褐色纵纹3条。 鞘翅上有明显的纵沟,行间有1排半直立 的毛,其长度短于行间宽度,鞘翅上有不规则的褐色云斑 卵 长约0.7毫米,椭圆形,有光泽 幼虫 体长4~6毫米,头及前胸盾板黄褐色,体黄白色,头部较宽,上颚发达。 幼 虫自然状态下常常是尾端向腹面弯曲。 接近化蛹时虫体颜色加深 蛹 裸蛹,长4~5毫米,2对翅向腹面展出,后翅边缘外露与后足齐平,深达近腹 部末端,腹部各节向尾端渐细,尾端有2根较粗的尾刺 (3) 发生规律 棉尖象甲在南北棉区均一年发生1代, 大多以 幼虫在玉米、 大豆根部的土壤中越冬。 北方棉区越冬幼虫在5月下 308 旬至6月初化蛹, 6月上中旬羽化出土, 为害棉花的盛期为6月底 至7月上旬, 以后转移到玉米、 谷子田中。 成虫喜在发育早、 现蕾多的棉田为害, 具避光、 假死和群迁习 性, 还喜欢群居于草堆和杨树枝把里。 温度高、 湿度大, 幼虫化蛹 和成 虫 羽 化 相 应 提 前, 棉 田 前 茬 为 玉 米 或 黄 豆 时, 虫 量 大, 受 害重。 (4)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于成虫出土期在棉田行间挖10厘米深的小坑, 坑底撒毒土, 上边堆放一些青草、 树叶等, 次日清晨集中杀死。 ② 药剂防治 百株虫量达30~50头时, 可选用50%辛硫磷乳 油或40%丙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或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按药 土比1∶150配成毒土, 每亩撒毒土30千克。 虫量大的田块, 成虫 出土期在田间挖10厘米深的坑, 坑中撒施毒土, 上面覆盖青草, 翌日清晨集中杀灭。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叶蝉? 下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粉虱?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