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识别与防治粉虱?

2024-09-25 06:13 作者:李先生  

粉虱, 又叫烟粉虱, 同翅目粉虱科。 在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 域棉区均有分布, 在云南、 台湾、 湖北、 河南、 河北、 山东等地为 害严重。 近年来, 蔬菜、 花卉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大大增加, 这些嗜 好寄主与大田作物间作种植现象较普遍, 为其周年繁殖为害提供了 丰富的食料和栖息、 繁殖场所, 加重了发生为害。 另外, 我国北方 日光温室和冬季加温大棚的数量和面积大幅度上升, 增加了越冬场 所, 为棉田种群的暴发提供了充足虫源。 (1)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都可为害, 但以若虫为害严重。 主 要通过吸食棉花叶片汁液, 导致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 严重时导 致棉株衰弱、 蕾铃大量脱落, 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 造成棉花 大幅度减产。 成、 若虫分泌的蜜露盖满叶面, 诱发煤污病, 影响光 合作用, 使棉株生长不良。 同时, 还可传播棉花曲叶病等一些病 毒病。 (2) 形态特征 棉粉虱形态识别要点 棉粉虱形态识别要点 成虫 长仅1毫米,黄色,翅纤细,头圆 卵 不规则散产于叶背面(少见叶正面),有光泽,长梨形,有小柄,与叶面垂直, 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表裂缝中。 卵初产时浅黄绿色,孵化前颜色加深至深 褐色。 卵小,仅0.2毫米 若虫 若虫3龄,浅绿色至黄色,初孵若虫有足能活动。 蜕皮后附于叶背面呈扁卵 形,黄色,体周分泌白色蜡质圈 蛹 扁圆形,皮透明,可见红色复眼 (3) 发生规律 在我国***带地区发生较多, 一般每2~6周 发生1代, 每年有10个重叠世代。 夏季成虫寿命2.5天, 冬季为 24天。 单雌产卵量为300粒以上, 5月上中旬开始迁入棉田繁殖为 害, 9~10月是为害盛期, 由于世代重叠严重, 同一时期各种虫态 同时存在。 成虫多产卵于棉株上中部的叶背面。 成虫喜在温暖无风 的天气活动, 有趋向黄绿色和黄色的习性。 高温高湿条件下适宜于发生繁殖, 但暴风雨常可抑制其大量发 生, 灌溉次数增多也可减轻棉株受害程度。 通常在含水量低的棉花 品种上发生为害较重。 (4)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棉花苗床应远离温室, 清除残株、 杂草, 熏杀 残存成虫, 控制外来虫源, 如幼苗带虫应及早用药防治。 在加强棉 花促早栽培措施下, 尽量避免棉花与瓜菜等作物大面积插花种植, 也不要在棉田内套种或在田边种植瓜菜。 同时, 还要注意提高棉花 中后期管理水平, 及时修枝整杈, 摘除棉花底部无效老叶, 将布满 害虫的枝叶带出棉田集中处理。 冬春季清除田边地头杂草, 破坏棉 粉虱早春存活繁殖的场所; 将黄色黏胶板或塑料膜挂在棉田地边, 可吸引粘连成虫致死; 粮棉轮作可以减少发生数量, 延迟发生期。 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菌肥, 配合施用钾、 氮、 磷, 促进棉花植株 的正常健康生长。 特别要补施硅、 钙肥, 增加表皮细胞壁厚度及角 质化程度, 提高其抗逆性, 抵抗侵食, 减轻为害。 ② 药剂防治 在若虫发生盛期, 上、 中、 下3片叶总虫量达 到200头时, 可选用10%噻螓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1.8%阿维 菌素乳油500~1000倍液、 2.5%联苯菊酯乳油500~1000 倍液、 20%甲氰菊酯乳油500~1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2000倍液等均匀喷雾。 由于棉粉虱世代重叠严重, 故应间隔3~5 天, 连续施药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尖象甲? 下一篇: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大卷叶螟?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