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是果实贮藏保鲜的第一要素。采用适宜的贮藏温度,可有效提高李子果实的耐贮性。0~1℃条件下贮藏的青脆李可保鲜至70天,且果实质地良好、风味正常、新鲜可口,且未表现出低温冷害症状。但不同品种的果实具有不同最适贮藏温度,温度太高,会增强果实呼吸作用,营养被大量消耗,引起F·B劣变;温度过低,会导致果实发生病害,如冻害、冷害等。贮藏湿度与贮藏温度相比,环境湿度属于次要因素,但贮藏环境湿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低湿环境贮藏李果实,会引起果实失水、组织萎蔫、代谢失调,刺激呼吸作用,加快乙烯的合成,使水果的营养成分损失;高湿环境贮藏李果实,有利于微生物滋生,引起果实腐烂。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从而减少营养物质和水分损失,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缓果实后熟衰老和果肉褐变。但是氧气浓度不宜过低,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发生二氧化碳中毒现象,引起果肉褐变和厌氧呼吸等不良情况,造成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