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梨采收过早或过迟,果实均不耐贮藏。确定适宜采收期的指标包括:
①从盛花期到采收,约需155天;
②种子颜色由尖部变褐到花子;
③果皮颜色为黄中带绿或绿中带黄;
④果肉硬度达到5.5kg/cm?;
⑤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0%。当80%的果实达到上述指标时即为适采期。另外采收适期还与贮藏环境和方法有关。如采用气调贮藏或贮藏较长时应适当早采,贮藏期较短或冷库贮藏时适当晚采。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以免碰伤。入库前严格分级,剔除病果、虫果、伤果。挑选分级后应尽快入库。
酥梨的采收
1、适期采收
梨果实采收时期的早晚,对产量、品质和耐贮性影响很大。采收过早,果实未充分成熟,果个小、品质低劣,不耐贮藏。采收过晚,成熟度过高,果肉衰老加快,不适合长途运输及长期贮藏。果实的采收时期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果实的成熟度及果实的用途来确定,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果实成熟度主要依据果实发育天数、果皮色泽、种皮颜色、果肉硬度等指标确定。梨果的成熟度分为3种:一是可采成熟度。此时果实的物质积累过程基本完成,大小已定型,绿色减退,开始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风味,但果肉硬度较大,食用品质稍差。此时采收的果实适于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二是食用成熟度。此时种子变褐、果梗易和果台脱离,果实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食用品质最好。此期采收适于就地销售鲜食、短距离运输和短期冷库贮藏。三是生理成熟期。此时种子充分成熟,果肉硬度下降,开始软绵,食用品质开始下降。一般采种的果实在此期采收。
2、分批采收
在某一品种适宜的采收期内,不同株间或同一株树冠的不同部位的果实成熟度相差很大。因此应考虑分期分批采收。优先采收树冠外围和上层着色好的大果,后采内膛果、树冠下部果和小果。分期采收可使晚采的小果增大,色泽变佳,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分期采收应掌握好成熟度和采收时间,以防果实成熟度不够或过熟,同时先采果时避免碰落留下的果实。
3、精细采摘
梨果肉质脆嫩,果皮薄,不抗挤压和摩擦,因此采收应人工精细采摘。采收前要准备好采收使用的工具,如采果篮、采果袋、采果梯、果筐或纸箱等。
果篮底及四周用软布及麻袋片铺好。盛果的筐篓,要铺垫薄草等软物。采果人员要剪短指甲或戴线手套。摘果的顺序,应是先里后外,由下而上,既要避免碰掉果实,又要防止折断果枝。摘果时用手握住果实底部,拇指和食指提住果柄上部,向上一抬即摘下,要注意保护果柄,不要生拉硬拽。篮筐内装果不宜太满,以免挤压或掉落。采收过程应仔细操作,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擦伤等硬伤,保持果实完好。采收以晨露已干、天气晴朗的12∶00以前和16:00以后为宜,下雨、有雾或露水未干时不宜采收。必须在雨天摘果时,需将果实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尽快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