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茬番茄栽培一般于1月开始收获,可持续到翌年5~6月,与露地春番茄生产相衔接,其总的收获供应期可达6~7月,可以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深秋冬季和早春蔬菜淡季番茄的供应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但其结果期正处在我国北方地区全年温度最低、光照条件最差的深冬季节,又完全不用人工加温,因此,首要的条件是必须严格按照日光温室的结构规格要求建造,并有较好的防寒保温措施;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获得成功。
番茄品种选择
应选择无限生长类型中耐低温、生长势强、连续结果能力强、耐贮运,高抗晚疫病、灰霉病、病毒病的品种。目前生产上表现较好的品种有达尼亚拉、中杂9号、中杂101、卡鲁索(CARUSO)光辉、保罗塔、迪利奥、奇达利、中研998、繁荣872等。
育番茄苗
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辽宁多在9月中下旬,山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而河南、河北已提至8月上中旬。育苗季节高温多雨,病虫害较严重,而这个时期选择的番茄种子价格较高。可采用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等育苗方式,最好在可以降温的连栋温室中进行。苗龄25~35 天。
番茄苗的定植
在番茄苗定植前7~10天整地做畦、覆盖棚膜。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
农家肥10~13千克、磷酸二铵40~50千克和
尿素20千克,或施有机肥后,再施三元
复合肥50千克、
硫酸钾50千克。施肥时将总
肥料的2/3撒施于地面,深翻土壤30厘米,整平耙细后做畦。对于中熟或中晚熟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可按宽度180厘米进行南北向起垄做畦,即宽行110厘米、窄行70厘米、畦高15~20厘米左右,且做畦时在畦内施入剩下的1/3
肥料。整地做畦后覆盖棚膜,密闭温室,利用晴日烤棚3~4天,以杀死棚内的病菌和害虫。在畦内两侧定植番茄苗。有条件地区可制作内置式生物反应堆,可增加土壤品质,提高产量。
定植密度因品种、整枝方法不同差异较大。对于中熟、中晚熟的品种,实行单干整枝,一般株距30~35厘米;若实行双干整枝,一般株距40~45厘米。
番茄定植后的管理
1、温湿度管理:番茄定植后密闭温室,保温促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15℃左右。10月下旬以后凡是有霜的天气应关闭风口,保持白天20~25℃,夜间10~15℃。结果期以后,白天18~23℃,前半夜13~15℃,后半夜7~10℃。11月中、下旬以后进入深冬季节,要设法保温、增温,将日光温室四周封严,可覆盖塑料地膜并适时加盖草苫;12月上旬,要在温室上加盖双层草苦。试验证明,使用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的地温将增加2~3℃。2月上、中旬以后,随外界气温回升、日照时间延长和光照强度增加,通过中午和下午的通风及适时盖苫控制温度,白天25~28℃,前半夜温度保持18~20℃,后半夜10~12℃。同时,此期随着浇水量和植株蒸腾量的增加,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很高,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排湿,适当延长通风时间和加大通风量,相对湿度最好不高于60%。进入4月中下旬,正常天气情况下,外界气温已适合番茄生长发育的需求,可以昼夜通风,但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预防“倒春寒”,做好覆盖和防寒保温准备。5月下旬进入夏季,维持番茄的适宜温度,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2℃,防止植株早衰,使结果期一般持续到6~7月。同时,在管理上还要在风口处设防虫网做好防虫工作,下雨时及时覆盖棚膜做好防雨工作。
2、光照管理:该茬番茄的结果期由当年的12月上中旬一直可持续到翌年的6月,栽培时间长达9~10个月。经历秋、冬、春、夏四季,栽培难度较大。管理上要根据光照条件的变化,灵活进行光照调节。深冬季节,在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的温度条件下,争取早揭晚盖,增加光照时间。最好于温室后墙处张挂反光幕,增加温室内反射光照、改善温室中后部的光照条件。如遇到阴天或雪天,即使白天下小雪时,也要拉开草帘,并注意及时清扫棚膜积雪,争取散射光和短时的强光照。特别注意的是当连续的阴雨雪天骤晴时,应拉开一半草苦,如果还有植株叶片萎蔫现象时,应立即盖苫,至叶片恢复正常或太阳光线变弱时再拉起草苦,否则将使番茄叶片失水而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因极度萎蔫导致全株死亡。4月份以后,随温度升高,要逐渐加大通风口使阳光直接射入室内。进入5月份,逐渐将裙膜掀起,直至全部掀起,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
3、肥水管理:番茄定植时浇大水,促进缓苗。幼苗成活后,进行中耕培土1~3次。中耕培土后覆盖地膜,冬季进行膜下暗灌,以降低室内空气湿度。10月中旬第1穗果坐住后结合膜下暗灌浇水,每亩冲施
复合肥10~15千克。之后随外界温度降低,应控制浇水,需水时可选连续晴天进行膜下暗灌浇小水,随水补充少量
肥料。2月中旬天气开始转暖,番茄进入盛果期,选晴天进行大追肥,于畦两侧掀起地膜,开沟,每亩追施腐熟鸡粪1000千克或发酵豆饼200千克,磷酸二铵、
硫酸钾各20千克。水以漫过施肥沟即可。
土壤稍见干后,培土将施肥沟填平并覆盖地膜。之后每8~10天浇一次水,采取明暗交替浇水方式,一般隔两次膜下暗灌浇一次明水。结合浇水每隔一次冲施一次肥,每次每亩用
磷酸二氢钾15千克或
尿素10千克。3月中、下旬结合冲肥每亩加施
硫酸钾20千克,以满足植株生育后期对
钾肥的需要。另外,生长后期,需每隔5~7天叶面喷施0.3%
磷酸二氢钾或0.3%
尿素混合液,以保障后期产量。
4、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深秋和冬季,特别是12月至翌年2月间,采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可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效益。在晴天太阳照进日光温室后,开始施用二氧化碳,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至900~1500毫克/千克,维持15~2小时,然后进行通风。目前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生产中常用内置式和外置式秸秆反应堆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也有采用化学反应法、燃料燃烧法或施用液体二氧化碳法提高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
5、植株调整:番茄定植半个月后,应用绳子吊蔓。番茄开花前不打杈,开花后将侧枝全部去掉。打杈不能过早,以权长至3厘米长时为宜。
日光温室越冬长季节番茄生长期长,植株生长高大,为了使其连续结果应注意整枝方式。目前可采用单干整枝法、连续摘心法和盘秧法。
①单干整枝法:单干整枝适合无限生长型的品种,要求密度大而苗多,后期坐果率较低。
②连续摘心法:连续摘心利用番茄腋芽成枝快、开花早、果实成熟速度快的特点,采用引发侧枝和对侧枝连续摘心换头的方式进行整枝。连续摘心是当主茎长出2~3穗花时,在上面留2片叶摘心,作为第一基本枝;第一花穗下长出的侧枝保留,待长出2~3穗花时,上面再留2片叶打顶,作为第二基本枝,再从第二基本枝第一花穗下长出的侧枝留作第三基本枝,留2~3穗花时再摘心,如此往复。连续摘心法可以提高果柄承重力,增加叶片数,降低株高,适合长季节栽培。
③盘秧法(落秧法):越冬长季节栽培番茄生育期长,无限生长的植株持续生长,高度不断增加,可以采取盘秧法(落秧法)降低植株高度。要待前期果实成熟并且采摘后,下部叶片也已经打掉,将下部茎干直接盘绕于地面或盘绕于支架上。支架可利用竹竿或铁棒作成,距离地面15~30厘米即可。
番茄的采收
越冬长季节番茄栽培,如果栽培品种果实硬度较小,当有一半以上的番茄果实表面70%转色即可采摘上市,采摘要在头一天晚上进行,摘后放到22~24℃的环境中密封保存,第二天上市时番茄基本都会变红。如果栽培的番茄品种果实硬度高,耐贮运,货架期较长,可以在果实完全转色后采摘上市,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耕种帮提醒:番茄第一穗果应适当早摘,否则易引起植株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