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蔬菜的污染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
肥料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毒气等直接对蔬菜或土壤的污染;其二是通过施入大量氮素
肥料造成蔬菜体内硝酸盐的过量积累。因此,绿色蔬菜生产中使用
肥料的原则是必须使足够数量的有机物质返回土壤,以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并不会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和植物抗性)产生不良影响。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不会导致蔬菜硝酸盐的累积,还能提高蔬菜的品质。有机肥最好是经高温堆沤或沼气发酵腐熟后施用,这样可杀死病菌和虫卵,减少
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施用沼气肥生长的蔬菜,是最佳的无公害蔬菜。
2、因苗施肥。蔬菜苗期施
氮肥较好,有利于蔬菜早发、快长,降低硝酸盐含量。
3、因地施肥。肥力高,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蔬菜易积累的硝酸盐,应禁施或少施
氮肥氮肥深施到10~15cm的土层中,可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
氮肥利用率。在深层土壤,土壤空气处于嫌气条件,硝化作用缓慢,可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累积。
4、因季节施肥。夏秋季气温高,不利于积累硝酸盐,可适量施
氮肥。冬春季气温低,光照弱,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下降,容易积累硝酸盐,应不施或少施
氮肥。
5、因菜类施肥。不同种类的蔬菜,吸收积累硝酸盐的程度不同,白菜类及绿叶菜类蔬菜容易积累硝酸盐,不能使用硝态
氮肥;茄果类、果菜类和根菜类蔬菜,对硝酸盐积累较少,可适当施用,但在收获前15~30天后应停止施用硝态
氮肥。
6、叶用蔬菜不施
尿素作
叶面肥。
氮肥作
叶面肥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子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对其他种类
肥料叶面喷施,易污染叶片,造成食品不佳。
7、控制
氮肥用量。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随
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每亩施氮量应控制在30kg内,其中70%~80%应用作
基肥深施,20%~30%用作苗肥深施。
8、不施硝态
氮肥。
氮肥施用不当,容易造成蔬菜积累氮素,形成硝酸盐。尤其施用硝酸铵,硝酸钾等硝酸肥更容易积累硝酸盐。施用碳铵,硫铵和
尿素等
氮肥,应控制用量,而且深施覆土,可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积累。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因此,每亩施氮量应控制在纯氮15kg内,2/3作
基肥,1/3作苗肥深施。可选铵态
氮肥和酰铵态
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
尿素等。
9、不用污水浇灌。污水浇灌蔬菜,易被污染。凡是工厂、矿山排的污水,含有较多氯、砷、锡、铅等有毒物质,应禁止用来浇菜。城市生活污水要做无害化处理,杀死病菌、虫卵后,与清水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