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 22:44 作者:李先生
可以通过喷施或者放固体复合肥来补充肥效。
如果晴天,温度较高,可以选择喷施,这样比较均匀,吸收快,而且省工。
如果是连续阴天,苗土还是湿润,这时候最好是在苗盘里,苗子附近放固体复合肥。因为湿度大,再浇水,水分过多容易沤根,不过这个比较费工。
辣椒属喜温蔬菜,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和***带地区,在其物种形成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喜温、怕涝、较耐旱、喜光而又耐弱光的特点。
1.温度
辣椒喜温,但不耐霜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均有不同要求。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2℃,需要4~5d。如果在55℃水温下浸种10~30min,取出后沥干放在白天30~32℃,晚上27~28℃恒温箱内催芽,可提早1~2d发芽,低于15℃高于35℃以上不易发芽。幼芽要求较高的温度,适宜生长温度白天25~30℃,夜晚20~25℃,地温为17~22℃。在温度低于15℃条件下,植株生长基本停止。但生产上为避免幼苗徒长和节约能源,也可采用低限温度管理,一般白天23~26℃,夜晚18~22℃。随着幼苗长大,对温度的适应性也逐渐增强,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的幼苗,能在1~2℃低温下不受冷害。开花结果初期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温为16~20℃,如果低于15℃将影响正常的开花结果,会引起落花落果。盛果期的适温为25~28℃,35℃以上的高温和15℃以下的低温均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辣椒在成株期对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辣(甜)椒品种也能安全越夏恋秋至10月上旬拉秧。但不同类型品种之间,对温度要求也有较大差异,一般辣椒(小果型品种)要比甜椒(大果型品种)具有更强的耐热性。
2.光照
辣椒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不像番茄、黄瓜敏感,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营养条件,都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一般在10~12h较短的光照条件下能较早地开花结果。但较其他茄果类、瓜类蔬菜耐弱光。辣椒进行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30000lx,补偿点是1500lx,过强的光照反而抑制植株生长。辣椒对光照的要求在不同生育期也有差异。在黑暗中种子容易发芽,在有光条件下往往发芽不好。幼苗生长期需要良好的光照。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光照,以利提高花的素质并促使花器良好生长。在光照过强或遇连阴雨天情况下都会引起落花。辣椒在理论上属短日照作物,在生产上可视为中性植物。
3.水分
辣椒既不很耐旱,又很怕涝。其植株本身需水量虽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主根分布浅,需经常浇水,才能正常开花结果。一般大果形甜椒品种对水分要求比小果形辣椒品种更为严格,尤其在开花坐果期和盛果期,如土壤水分不足,极易引起落花落果,并影响果实膨大,使果面皱缩、少光泽、果实弯曲,降低商品品质。土壤水分过多并长时间呈饱和状态时,植株易受渍涝,致使植株萎蔫、死秧或引起疫病流行。此外,空气相对湿度过大或过小时,也易引起病害和落花落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
4.气体
辣椒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浸种时间不宜过长,如内种皮吸水过多,催芽时供氧不足,加之播种后床土板结,空气不流通,将会使萌动的种子因缺氧而死亡。据笔者1989年试验表明,浸种时间短有发芽快的趋势,用50℃温水浸种10~30min即可达到浸种目的。辣椒根系在土壤氧气含量高,二**碳含量低的条件下,能保持正常的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如果土壤中氧气含量少,二**碳含量高,则易对辣椒根系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因此,辣椒应该种植在通透性好的优质壤土中。
5.土壤与营养
辣椒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但不同类型品种对土壤要求有一定差异。一般大果型的甜椒品种以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好;耐旱、耐瘠薄的指形椒则对土壤要求不严。辣椒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敏感,一般在pH为6.2~7.2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都可以种植辣椒。但在低洼盐碱地上栽培辣椒,则根系发育差,植株生长不良,易感病毒病和其他病害。
辣椒生长需要充足的肥料,对氮、磷、钾三要素肥料要求较高。充足的氮肥,植株生长较高大,分枝多,叶大,开花亦多,结果率高,果大;反之,氮肥不足,植株生长势弱,株丛矮小,分枝较少,叶量不大,花数减少,果实不能充分膨大,并使产量降低。但是,只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易使植株徒长和容易感染多种病害。充足的磷、钾肥则有利于提早花芽分化,并能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使茎秆生长健壮,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但在不同生育期,辣椒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也有区别。幼苗期,由于生长量小,要求肥料的绝对量并不大。但苗期正值花芽分化时期,要求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初花期,植株营养生长还很旺盛,此时,若氮肥过多,则易引起植株徒长,进而造成落花落果及降低对病害的抵抗力。进入盛花、坐果期后,果实迅速膨大,则需要大量的氮、磷、钾三要素肥料供花果生长发育。此期若氮肥多,磷、钾肥少,果实辛辣味将降低;反之氮肥少,而磷、钾多时,则辣味就浓。一般恋秋栽培辣椒品种越夏后需较多氮肥,以利于秋季新生枝叶的抽生。此外,不同类型辣椒对肥料要求也不相同,一般大果型甜椒比小果型辣椒类型所需氮肥多。
对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辣椒品种,增施二**碳肥料,能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并增加光合强度。大棚辣椒光合作用一般在二**碳浓度增至650~750ml/L时即达饱和点,最适宜的二**碳浓度将受光照强度、土壤肥力、不同类型品种等因素的影响。
辣椒叶子发黄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水黄。因浇水过勤引起,其特点是老叶无明显变化、幼叶变黄;此应立即控水;
二是旱黄。因缺水、干旱引起,其特点是自下而上老叶先黄,若缺水时间稍长,则会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应及时浇水;
三是肥黄。因施肥过勤或浓度过高引起;特点是幼叶肥厚,有光泽,且凹凸不平;应控肥、中耕、浇水;
四是饿黄。因肥料不足、施肥浓度偏低,且施肥间隔时间过长而引起;其特点为幼叶、嫩茎处先黄,如见此现象后不及时施肥,也会造成全株黄叶甚至死亡;对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浓肥,以免造成烧根;
五是缺铁性黄叶。温室中木本花卉等,由于土壤肥力条件变化大,常会出现黄叶现象,特点是幼叶明显,老叶较轻,叶肉黄色,叶脉绿色,并形成典型网络;可施用乾农根尚雅喷施,我种植辣椒是多年了,可以试试。
叶子发黄了,表示营养不足!应该是:土壤营养不足,或辣椒根部腐烂!
1、高温干旱
辣椒幼苗在定植后,其根部还是处于比较脆弱的一个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水肥管理来促使辣椒蹲苗,不过如果处在高温干旱环境中的话,那么辣椒苗根部的水肥吸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导致植株下部叶片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黄叶现象。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造成的话,那么我们要适当喷洒叶面肥并且及时浇水促使幼苗尽快缓苗。尤其是在夏季极易出现高温黄叶的现象,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2、缺氮缺镁
辣椒苗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的话,那么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而如果辣椒缺氮的话,那么植株会出现细弱、低矮且叶片又薄又小还黄化,严重的时候会落叶。因此我们要注意氮肥的施入,不过不可过多,避免辣椒出现徒长。缺镁也会导致辣椒黄叶,一般在始果期的时候发生,老叶叶脉会逐渐变黄,然后沿着叶脉逐渐扩展到整片叶子。如果缺镁的话要每隔一周左右喷洒一次硫酸镁等溶液。
3、缺钾缺钙
除此了缺氮缺镁之外,缺钾也是导致辣椒黄叶的一个主要原因。辣椒植株缺钾的话,那么会从叶片叶缘的位置逐渐失绿黄叶。而且植株中部的叶片也会逐渐黄化,这时要适当喷洒两次磷酸二氢钾,也可在追肥时提高钾肥比例。最后缺钙也会导致植株上部叶片发黄,而且植株还会因此矮化。植株生长点周围的叶片逐渐停止生长,严重时枯死。如果产生这种情况的话,要每隔五天左右喷洒一次氯化钙。
4、药害肥害
在种植辣椒进行施肥用药工作时,如果用量不当的话,那么植株极易产生药害肥害,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轻则导致黄叶减产,重则导致死亡。辣椒在产生药害之后,叶片会出现枯焦、黄化现象,不过没有扩展性。而发生肥害之后,辣椒叶片则会出现发黄、萎缩等现象。因此受到肥害药害时,我们要注意及时浇水进行稀释,也可追施适量的叶面肥或者是生长调节剂,再进行中耕工作,做好补救措施。
辣椒缺钙症状主要出现在辣椒果实上。具体来说,开花期缺钙的话,树苗会变得比较小,上部会变黄,增长点会停止生长。结果期间缺钙,辣椒油和下部容易腐烂成棕色。植物生长后期缺钙,叶子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叶子从上到下逐渐脱落,甚至形成光杆形状。土壤一般不缺钙。很多菜农长期施肥、氮钾肥过量、土壤干燥、水分补充不及时,导致植物吸收钙受到阻碍,经常出现缺钙症状。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辣椒缺钙呢?
如果在露天地里种植辣椒,停止时可以施用生石灰,不仅能控制土壤的酸性,还能起到补充钙的作用。辣椒生长期内需要合理浇水施肥,不能太频繁,不要让株芽生长。不及时浇水,不要施肥,要防止土壤长期干燥,肥料不足,由于过度干旱和缺水,植物长得不好。辣椒幼苗出现缺钙症状时,及时叶面氯化钙300倍液钙2000倍液2~3次。每隔5-7天。另外,将康泰素内酯3000倍液2~3次喷洒在叶面上,有助于缓解辣椒钙不足的问题。
这时在辣椒结果期,发现部分辣椒的叶尖和边缘局部变黄,部分叶子突出肋部,辣椒果实的肚脐有黑色膏药般的干腐,辣椒的产量已经受到影响。朋友非常担心。自己查了资料,不确定是不是病。以后别人说的不好。辣椒缺乏镁,但撒了一次硫酸镁水溶液,一周过去了,没有任何效果。通过观察和根镁缺乏症状的特征比较,排除了对镁缺乏的判断。镁缺乏是因为只有在果实膨胀的时候才能出现症状的特征。主要是靠近果实叶的叶脉变黄,通常镁缺乏的辣椒植物个头小,果实少。缺钙对水果的主要影响可能是脐部病或僵化水果,脐部病的主要特征是辣椒果实的肚脐上出现黑色膏药形状的干腐,缺钙的辣椒植物的叶子在叶尖和叶缘部分呈黄色,部分带叶的中肋突出。
从叶片的表达特性来看,辣椒缺钙与缺钾相似。辣椒由于缺乏钾,发病初期,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缘,叶脉之间形成黄色小斑点。辣椒缺钙主要发生在开花后,主要特征是果实膨胀时已经成熟的叶子出现症状,发病末期叶缘干燥,蔓延到整个叶子上,成为烧伤或坏死状态,辣椒的果实变小。辣椒缺钾叶片的发病规律从老叶到新叶,从叶尖到叶柄,最终叶脱落。辣椒缺乏氮和钼的时候也会出现叶子变黄的现象。氮不足时,叶变黄会变小,钼也多发生辣椒开花,但叶黄花始于叶脉之间,叶脉中间失去绿色,变黄会伴随斑点,叶缘呈向上卷曲状。
叶子烂了就没用了,如果叶子完好还可以扶一下。建议尽快补植,才栽十来天,补植大苗影响不大。
1、高温干旱
辣椒幼苗在定植后,其根部还是处于比较脆弱的一个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水肥管理来促使辣椒蹲苗,不过如果处在高温干旱环境中的话,那么辣椒苗根部的水肥吸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导致植株下部叶片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黄叶现象。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造成的话,那么我们要适当喷洒叶面肥并且及时浇水促使幼苗尽快缓苗。尤其是在夏季极易出现高温黄叶的现象,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2、缺氮缺镁
辣椒苗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如果缺乏某种营养的话,那么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而如果辣椒缺氮的话,那么植株会出现细弱、低矮且叶片又薄又小还黄化,严重的时候会落叶。因此我们要注意氮肥的施入,不过不可过多,避免辣椒出现徒长。缺镁也会导致辣椒黄叶,一般在始果期的时候发生,老叶叶脉会逐渐变黄,然后沿着叶脉逐渐扩展到整片叶子。如果缺镁的话要每隔一周左右喷洒一次硫酸镁等溶液。
3、缺钾缺钙
除此了缺氮缺镁之外,缺钾也是导致辣椒黄叶的一个主要原因。辣椒植株缺钾的话,那么会从叶片叶缘的位置逐渐失绿黄叶。而且植株中部的叶片也会逐渐黄化,这时要适当喷洒两次磷酸二氢钾,也可在追肥时提高钾肥比例。最后缺钙也会导致植株上部叶片发黄,而且植株还会因此矮化。植株生长点周围的叶片逐渐停止生长,严重时枯死。如果产生这种情况的话,要每隔五天左右喷洒一次氯化钙。
4、药害肥害
在种植辣椒进行施肥用药工作时,如果用量不当的话,那么植株极易产生药害肥害,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的话,轻则导致黄叶减产,重则导致死亡。辣椒在产生药害之后,叶片会出现枯焦、黄化现象,不过没有扩展性。而发生肥害之后,辣椒叶片则会出现发黄、萎缩等现象。因此受到肥害药害时,我们要注意及时浇水进行稀释,也可追施适量的叶面肥或者是生长调节剂,再进行中耕工作,做好补救措施。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