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8 22:42 作者:李先生
对猕猴桃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风,猕猴桃对风极敏感。
自然状态下生长良好的猕猴桃,大多集中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而山顶等风害重的地块,即使有猕猴桃的生长,也是生长结果很差。
因为大风,强风会使猕猴桃的嫩枝折断,叶片被吹碎,果实也因互相摩擦碰撞等而发黑或有伤痕,降低果实的品质,有时风大会连棚架也被吹翻,连根拔起猕猴桃植株。
春季风大会导致猕猴桃树的枝条干枯,幼苗失水而亡;夏季干热风又会使叶缘干枯,叶片凋落;冬季的寒风容易使芽干瘪而亡,枝条干枯,不能结果。
所以,我们在栽培猕猴桃时,在保持通风透气的同时,要注意防风,选择背风山地坡栽培,在空旷地栽培猕猴桃时,应提前设置防风林。
猕猴桃树种几年可以结果
1、结果所需时间
一般情况下,猕猴桃树被种植5年左右才能结果,若管理得当(比如薄肥勤施),则经过4年左右即可结果。
2、如何提高坐果率
(1)根据搭架方式进行整枝,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条均匀分布。
(2)开花后30天进行疏果,疏果原则为留中间果,疏边果,每4-5片叶保留1个果实,普通枝每隔20厘米保留1-2个果实,弱枝每隔20-25厘米保留5-6个果实。
(3)若植株的产量达到100斤,则可以保留500-600个果实。
猕猴桃的栽培技术
栽培价值
猕猴桃原产我国,因其鲜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丰富而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一种新兴果树。果实中除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甜橙高几倍到十几倍外,还含有维生素p(即卢丁)和蛋白分解酶,有降低血压和帮助消化的作用,为一种保健营养食品。在药用价值方面,据现代医学临床试验,其鲜果及果汁对麻风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
除供采果外,猕猴桃还宜作为庭院中长廊、花架、绿篱等建筑物的装饰树种,是一种理想的攀缘植物。目前,除大城市宾馆外,市场上优质猕猴桃的供应较少,有待开发。
主要种类和品种
猕猴桃属的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果实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是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种。中华猕猴桃果实上的茸毛短而柔,果实成熟时几乎完全脱落,故果皮较光滑(有时也略粗糙);美味猕猴桃果实上的毛较长较粗硬,脱落晚,果熟时硬毛犹存,故果皮较粗糙,一般耐贮性较好。
猕猴桃原本野生于山林中,我国栽培化较晚。近年已陆续从野生猕猴桃及引入品种中选出一批优良的株系和品种。其中综合性状好且耐贮性好或较好的优良品种(株系)有庐山香、魁蜜、金丰(江西79-3)、武植3号,河南高维,湖北通山5号,怡香、皖蜜、秋魁等,它们在很多性状方面已超过新西兰的良种海沃德。此外,金魁、徐香也是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株系)。琼露则是优良的加工制汁品种。从新西兰引入的品种中首推海沃德(属美味猕猴桃),它以味美、耐贮著称,唯产量较低。近年,我国又自行选育出和引进几个优良的雄性授粉品种。
优良品种(株系)的标准除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外,要求果实采后有一定的耐贮性,能在常温下贮藏10~15天以上(即货架寿命)而果实不变软。各地引种时还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
生长结果习性
猕猴桃是一种落叶藤本果树,长枝先端具有逆时针缠绕性,能攀附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生长。新梢年生长量很大,有时可达3米以上,故能很快布满架面,生长后期顶端自枯。根系带肉质性,主根不发达,侧根分布较浅而广,须报特别发达,不耐旱涝。
一般栽植后3~5年开始结果。幼树达结果年龄后,一年生枝上极易形成花芽,除徒长性枝蔓外,其余枝条都可成为结果母枝,于第二年抽梢开花结果。长而壮的结果母枝从基部第2~3节开始,直到20节以上的叶腋间都可形成混合芽,以中部混合芽抽生的结果新梢结果最好,15节以后结果新梢的发生率便降低。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形态上虽均为两性花,但雄株上的花小,子房退化而花粉多,雌株上的花大而雄蕊退化。雌花多单生于结果新梢的叶腋间,以第2~6叶腋间居多。雌花授粉受精后一般都能着果,极少生理落果。每个结果新梢上可结2~5个果实。中、长果枝结果后常能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而连续结果。无论长、中、短结果枝,其上的结果部位结果后,因叶腋中无芽而成为盲(芽)节。
栽培技术特点
1.繁殖 生产上多采用嫁接或扦插法繁殖苗木,以保持母本优良种性,并控制好苗木的雌雄株比例。砧木则多用种子育苗。
猕猴桃种子细小,育苗时必须细致小心。选充分成熟的果实,待后熟变软后取出种子,洗净阴于贮放。播种前40~50天将种子先放在温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置小容器中低温沙藏。容器可放在背阴冷凉处,上盖稻草,隔20天左右将种子上下翻动一次,使湿度均匀,透气良好。当有30%~50%种子开始萌动露白时即可作畦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3月上、中旬。播种前将种子放在百万分之一百(100ppm)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小时,然后播种,可提高种子出苗率。
猕猴桃幼苗顶土力差,故床土要细,畦面要平。播种前,畦内先灌足水,待水下渗后再播种。一般可按15厘米行距、20厘米播幅进行宽幅条播。每平方米床面掌握1克左右的播种量,混同沙藏的湿沙一起播下。播后盖细土2毫米~3毫米,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墒。如土壤缺水,需用喷壶及时喷水。通常7天左右种子可以伸出胚根,15天左右即可出苗。这时要及时除去覆盖物,保证顺利出苗。幼苗不耐强光曝晒,出土后需搭盖前棚适当遮阳。
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间苗一次,并逐步除去遮荫物。至4~5片真叶时按10厘米~15厘米的间距定苗。间出的小苗可供移栽补缺。当实生苗基部直径达0.6厘米~1厘米时,即可供嫁接用。嫁接方法在6~8月间可用嵌芽接,春季可用切接法,注意避开伤流期。
打插法也常用来繁殖猕猴桃苗木。在生长期间,进行带叶绿枝扦**春季硬枝扦插更易生根。但插床上须搭荫棚,做好保湿降温工作。在进行嫁接及扦插时,都要注意将雌雄株分接、分育,不要混杂。
2.栽植及架式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疏松肥沃、水源充足、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适应性较广。江淮流域,特别是丘陵山区最宜发展栽培。
栽植猕猴桃时,雌雄株一般按8:1的比例配植,雄株要分布均匀。栽植距离依架式而异,单篱架式栽培,行间保持3米~5米,株间保持2米~4米,每公顷栽植500~1600株。水平棚架式栽培,行距保持4米~6米,株距保持4米~5米,每公顷栽植330~620株。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单篱架式。此外,还有在单篱架的柱顶上架设1米~1.5米长的横梁,上拉铁丝,形成t形小棚架的。这种架式可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国外近年则采用v形架式,留两主枝分向左右攀缘在60度倾斜的支架上,适于密植高产和机耕。江苏邗江县果农采用直立单干形整形法,对主要枝蔓采用弓形引缚或吊挂,尤宜密植栽培。架材投资较少。篱架的具体设置参阅葡萄一书。
3.整形修剪和其他管理 整形修剪依架式而异。篱架式栽培时,可采用双臂式水平整形。定植时选留一个生长势强的枝蔓作主干,在第一道铁丝下方10厘米~15厘米处短截。第二年冬剪时由剪口芽抽生的枝条继续保持直立延伸,在第二道铁丝下方剪截,其下选留两个枝条分向左右作为第一层主蔓。以后各年都按整形要求分生第二、三层主蔓,向两侧引缚。各层主蔓上每隔30厘米~40厘米选留结果母枝。新梢生长旺盛时也可早期摘心,促发分枝,使形成各层主蔓及结果母枝。
修剪根据枝条的结果习性,对能成为结果母枝的健壮枝条一般剪留10~15节。枝条数量较多时则对部分枝条留3~4芽短截,作为预备枝。幼树适当多留结果母枝可达早期丰产。
已经结过果的长、中果枝常能连续结果,冬剪时依枝条强弱在最后结果部位以上留2~4芽短截。短果枝结果后一般不加短截,以免干枯,生长衰弱的需疏除。对连续结果2~3年后的枝条应缩剪到干部健壮部位及时更新。对徒长枝可根据其抽生的部位或疏剪,或留5~6芽短截,作为更新枝。所有细弱枝和密生枝在冬剪时都应疏除。
生长期间,要进行新梢管理和疏花疏果。在枝梢尚未木质化和卷绕前应经常摘心并加绑缚,摘心根据架面空间一般留长15~20节。如抽生二次梢或三次梢,则留2~4叶反复摘心。旺势枝从基部疏除,或在1米左右处环缢,以抑制生长和促使下部芽子饱满。全树新梢旺长时,可在新梢迅速生长前喷布比久、乙烯利或多效唑等生长延缓剂,对长果枝和徒长性果枝在最上部果实前留7~8叶摘心,或将先端弯曲固定以抑制顶端优势。结果母枝上抽生芽梢过于密集时需适当疏除,大约每隔30厘米选留1个结果新梢。
猕猴桃属虫媒花。花期遇有低温、连阴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天气正常着果过多时,则应及早疏花疏果。同一枝条上疏去基部的花蕾和幼果,留中上部果。中、长果枝一般每枝留2~5果,短果枝上每枝留1果或不留果。
基肥施用可参照葡萄进行。追肥直在萌芽前15~20天和着果后果实生长前期施用,以促进花芽分化、花器发育、新梢生长和果实的迅速膨大。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为害猕猴桃的病虫害较少。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和根结线虫病。常见虫害主要是一些杂食性的害虫,如金龟子类、卷叶虫类、介壳虫类、斑衣蜡蝉及透翅蛾等。目前生产上基本不造成大的经济危害。一般可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法。
采收、贮藏和加工
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外现变化不明显,当果个长足、种子已变褐,果实易从树上摘落时即为成熟适期。采收过早,果小味谈,贮藏期间烂果率高;采收过晚,果实容易软化,且易遭早霜危害。通常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达到7%以上时,掌握霜前采收为宜。
果实采收后需经4~7天后熟才能食用。但一经后熟,果实即迅速变软,货架寿命很短。准备短期贮放的果实,宜在八成熟时采收,并用sm保鲜剂进行处理,以减缓果实硬度降低和减少腐烂。贮放地宜冷凉通风。
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极为丰富,除优选单株进行繁殖外,还可对这些野生资源充分进行加工利用。猕猴桃的加工制品很多,如果汁、果酱、果脯、果冻等。因果实中果胶物质的含量较丰富,故最宜制作果酱。选八、九成熟的果实为原料,洗净,待果实后熟软化后去皮,打碎果肉备用,不必除去种子。再将与果实等量比例的白糖配成75%的糖水,过滤,先以1
猕猴桃坐住果之后,施用氮磷钾配比为20:10:20左右的硫酸钾复合肥比较好。
可以。
磷酸二氢钾与钙肥混合施用时,很容易产生磷酸钙沉淀,同时钙、钾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拮抗作用,互相抑制吸收,影响使用效果,因此不建议混用。钙肥和硼肥混合使用效果较好,在硼肥缺乏的情况下,会阻碍作物对钙肥的吸收,因此硼元素和钙元素可以相互促进吸收。
磷酸二氢钾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和中性、酸性的农药及肥料混合使用,但和碱性的农药及肥料混合使用时,会影响使用效果,还易导致药害肥害。
在进行叶面喷肥混配时,原则上不要超过两种,一次性混内配多种肥,很可能会影响使用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失去肥料原有的功效。可以使用翠容姆矿质磷酸二氢钾,适合作物生长。安全无毒。
扩展资料:
农业上用作高效磷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钾产品广泛适用于各类型经济作物、粮食、瓜果、蔬菜等几乎全部类型的作物,各省均由当地的农科院所、土肥站等专家机构针对磷酸二氢钾适用于各类典型作物进行了很多的相关应用实验,通过各地对各类型作物的实际施用效果证明磷酸二氢钾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改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许多优良作用,并且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酸二氢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硼肥
5~9月防治卷叶蛾类、二星叶蝉、椿象、金龟子、黄守瓜,喷2~3次75%百菌清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10% 吡虫啉4000倍液。7~8月防治介壳虫,在幼虫发生期喷1~2次25%噻嗪酮乳液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20~30天。
叶面施肥的最佳气温是18-25℃。干燥多风或烈日曝晒下,肥液蒸发快,会增高浓度引起肥害,雨天喷施养分会被淋失。叶面施肥时间应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钟以后进行。喷施后间隔时间未达到一个小时下雨,应间隔一天后下午补施。
猕猴桃生长环境
一、猕猴桃生长环境的要求
据各地的资源调查和引种栽培的实践证明,影响猕猴桃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
1、温度:温渡是影响猕猴桃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之一,温度不仅影响其地理分布,也影响其生长发育的进程。从综合分析猕猴桃产的气温因子得知,在年平均气温11℃以上地区可以正常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1.3—16.9℃,极端最高气温33.3—41.1℃,极端最低气温-9.6—20℃,≥10℃积温4500—5200℃,无霜期210—290天的山区分布较多。猕猴桃的萌芽对气温的要求非常
敏感,其萌芽对气温要求的平均温度是相对稳定的,据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测定,认为猕猴桃的生物学零度是8℃,如果日平均气温高于8℃,红阳猕猴桃开始萌动生长;如平气温低于8℃,猕猴桃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夏季的久睛高湿和干旱的天气,也会给红阳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影响,会出现落叶、落果或枯梢的现象。
2、土壤:土壤是猕猴桃生长的基础,猕猴桃所需的养分、水分,主要取之于土壤,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直接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猕猴桃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高的砂质壤土。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有利于蓄水、保水、保肥、供肥的优异条件,因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猕猴桃在砂壤土生长良好,因为这种土壤能满足其肉质根系需要通气透水性能良好的要求。猕猴桃在黏重土壤上生长不良,因为黏土团粒结构差,通气透水性差,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栽培红阳猕猴桃时,要注意对土壤的选择,如果在黏性重、易渍水及干燥瘠薄的土壤上种植,必须认真地进行土壤改良。猕猴桃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都能生长结果良好,所以它喜欢
土壤的PH5.5—6.5范围内能生长正常,在PH7.5以上的偏碱性土壤上,猕猴桃就出现缺铁黄化的现象,如果能及时地施用栽培技术措施,改善其需要的条件,也可收到生长结果良好的效果。通过改土施肥等措施,猕猴桃基本生长结果良好。
3、水分:水分是猕猴桃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其各种生命活动都必须有水分的参入。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猕猴桃的根系浅,肉质根,骨干根少,侧根不发达,地上部枝叶生长旺盛,叶片薄而大,角质层较薄,且其根、茎木质部的导管都较粗大,水分蒸发量大,这些特性决定了猕猴桃是一种生理耐旱性弱的树种,它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要求比较严格。特别是幼苗期要求阴湿的环境,需要适当遮阴和经常保持土壤的湿润,以避免幼苗的枯死。在山脊、山顶干燥瘠薄的阳坡猕猴桃多生长不良。在干旱、缺水的高温的情况下,猕猴桃表现叶小,黄花,新梢生长缓慢或停长,叶片凋萎或叶缘焦枯,大量落叶,落果,严重时可以引起全株枯死。在生长季节,高温、干旱是危害狂长发育的两个主要因素。在预防高温、干旱的农业措施中多以抗旱为主
,通过及时合理的灌溉,可以间接降低气温,减轻高温的危害,因植株蒸腾大量水分,也可降低树体的温度。猕猴桃在年降雨1000毫米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的环境下,可以生长发育良好。
4、光照:猕猴桃对光照的要求随年龄而不同,幼苗期喜阴凉,成年植株则喜光,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树势健壮,开花结果少或不结果;如过分荫蔽,则枝条生长不充实,下部枝易死,结果少或不结果,果实小,品质差;猕猴桃忌强光暴晒,强光直射伴随高温干旱,对猕猴桃生长极为不利,常导致果实日灼严重,甚至大量落果,影响产量和品质猕猴桃在自然分布区的日照时数多在300—2600小时之间,就一般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时对光照的要求。
5、风:风是影响猕猴桃生长的因素之一。春季新梢幼嫩,叶片薄大,易遭风害,使嫩梢析断,新叶撕破。在五月份麦收前后常有干热风出现,此时土壤中水分不足,大的热气流使蒸量大增,在没有防护设施、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叶片边缘开始褐焦变色,严重时全叶枯焦脱落。
6、坡向:坡向对猕猴桃有一定的影响,据调查,南坡日照强,日照时数也长,温度较高,物侯期开始时,蒸发量大,易遭干旱、霜冻和日灼之害,土壤瘠薄;北坡气温较低,日照较弱且时间也短,湿度较大,蒸发量低,物侯期较短,土壤较肥;东、西坡向介于南、北坡向之间。在自然分布中,南坡的猕猴桃很少,原因除以上弱点外,阳坡的自然条件很难使幼苗存活。因此,猕猴桃的自然分布一般以半阴坡较多,且生长旺盛、结果较多。
7、海拔高度:猕猴桃因生长地区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地貌、土壤和社会活动等的不同,其主要分布区在垂直分布也各有不同,一般纬度向北推进一气,气温下降0.7℃;海拔每升高难度100米,气温下降0.5℃。因此在偏北地区,如海拔过高,则积温不足,生长期短,猕猴桃的生长受到影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品质差且易受冻害,失掉经济栽培意义。要求海拔在400—1000米之间,500—800米处最好。都有猕猴桃的分布,但以300—1200米的高度分布比较集中。在山势较高,其分布在500—1200米之间,而以600—800米之间分布密集;在山势较低的500—750米之间比较密集,无论近山或远山,在人们居住的地方很少见到猕猴桃的生长
这是我的想法,建议你再问问其他老师,欢迎好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