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香菇――出菇管理措施

2017-12-17 19:10 作者:李先生  

    香菇菌柱转色后,菌丝体完全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迅速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发生子实体原基分化和生长发育,也就是进入了出菇期。 

    出菇方式可分为脱袋排场出菇法和不脱袋割孔上架排袋出菇法。   

    1、脱袋排场出菇法:指菌袋转色后将塑料袋全脱去,然后排到出菇场进行出菇管理,这是传统的方法,出菇产量高,但花菇率低。管理措施如下:   

    ①催蕾:香菇属于变温结实性的菌类,一定的温差、散射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分化。这个时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温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能有5~10℃的温差。如果自然温差小,还可借助于白天和夜间通风的机会人为地拉大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90%左右。条件适宜时,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此期间要防止空间湿度过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加大喷水,每次喷水后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而只是潮乎乎的,盖塑料膜保湿。也要防止高温、高湿,以防止杂菌污染,烂菌柱。一旦出现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脱袋排场出菇法。   

    ②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的管理:菇蕾分化出以后,进入生长发育期。不同温度类型的香菇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是不同的,多数菌株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子实体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在15~20℃,恒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发育很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呼吸加强,二氧化碳积累加快,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夏播香菇出菇始期在秋季。秋季秋高气爽,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大,菌柱刚开始出菇,水分充足,营养丰富,菌丝健壮,管理的重点是控温保湿。早秋气温高,出菇温室要加盖遮光物,并通风和喷水降温;晚秋气温低时,白天要增加光照升温,如果光线强影响出菇,可在温室内半空中挂遮阳网,晚上加保温帘。空间相对湿度低时,喷水主要是向墙上和空间喷雾,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应一手扶住菌柱,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转动着拔下。整个一潮菇全部采收完后,要大通风一次,晴天气候干燥时,可通风2小时;阴天或者湿度大时可通风4小时,使菌柱表面干燥,然后停止喷水5~7天。让菌丝充分复壮生长,待采菇留下的凹点菌丝发白,就给菌柱补水。补水方法是先用10号铁丝在菌柱两头的中央各扎一孔,深达菌柱长度的1/2,再在菌柱侧面等距离扎3个孔,然后将菌柱排放在浸水池中,菌柱上放木板,用石头块压住木板,加入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以水浸透菌柱为宜。浸不透的菌柱水分不足,浸水过量易造成菌柱腐烂,都会影响出菇。补水后,将菌柱重新排放在畦里,重复前面的催蕾出菇的管理方法,准备出第二潮菇。第二潮菇采收后,还是停水、补水,重复前面的管理,一般出4潮菇。有时拌料水分偏大,出菇时的温度、湿度适宜菌柱出第一潮菇时,水分损失不大,可以不用浸水法补水,而是在第一潮菇采收完,停水5~7天,待菌丝恢复生长后,直接向菌柱喷一次大水,让菌柱自然吸收,增加含水量,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催蕾出菇管理,当第二潮菇采收后,再浸泡菌柱补水。浸水时间可适当长些。以后每采收一潮菇,就补一次水。冬季气温低,子实体生长慢,产量低,但菇肉厚,品质好。这个季节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增温,白天增加光照,夜间加盖草帘,有条件的可生火加温,中午通风,尽量保持温室内的气温在7℃以上。可向空间、墙面喷水调节湿度,少往菌柱上直接喷水。如果温度低不能出菇,就把温室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养菌保菌越冬。  

    春季的气候干燥、多风。这时的菌柱经过秋冬的出菇,由于菌柱失水多,水分不足,菌丝生长也没有秋季旺盛,管理的重点是给菌柱补水,浸泡时间2~4小时,经常向墙面和空间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早春要注意保温增温,通风要适当,可在喷水后进行通风,要控制通风时间,不要造成温度、湿度下降。??  

    2、不脱袋割孔上架排袋出菇法  

    这种出菇法常见于河南泌阳小棚大袋育花菇模式,可提高花鼓率和经济效益。花菇是菌盖上带有白色龟裂纹的香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畸形菇。龟裂纹越多、深,宽、白越好。   
    ⑴ ①选蕾上架  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每袋间隔15厘米左右摆上出菇棚。有菇蕾的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的营养。棚上盖好保温采暖、透光的塑料薄膜,薄膜应能防风排潮采光和通风。   

    ⑵ ②保湿割膜  先用喷雾器向覆在棚架上的薄膜内壁上喷雾,以雾珠不滴下为适宜,棚内地上不浇水。雾珠干燥时,及时补喷水雾,保持棚内湿度80%以上。用小刀片沿菇蕾四周3-5厘米处环割2/3-3/4,只割透菌袋表面的薄膜,不割掉菇蕾上面的薄膜,让菇蕾在生长时顶开薄膜。环割时,防止刀尖划伤代料,损伤菌丝。剔除多余菇蕾和畸形菇蕾,每个菌袋均匀保留3-8个圆顶、肥壮的菇蕾。春栽或秋栽菌袋均可按此比例。环割开膜以后,每天检查割膜1-2遍。割膜、选蕾、定株全过程持续在3-6天内,均应保持棚内湿度,防止小菇蕾干死。定株前,以自然条件为适宜,防止先开膜的菇蕾旺长太大,影响催花。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农作物缺肥症状识别 下一篇:搞好小麦药剂拌种 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