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建议

2017-12-16 08:33 作者:李先生  

  做好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收的重要保证。此期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有地下害虫、蟋蟀、土蝗、灰飞虱、早期纹枯病、根腐病、丛矮病、黑穗病、麦田杂草等。现将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⒈地下害虫:主要种类为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主要为害小麦种子及根茎,常造成缺苗断垄。据我站近日田间调查,预计今年地下害虫总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9月17―19日在安新、大王、安州等乡镇玉米田挖土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蛴螬1.0头,最高样点4头,蝼蛄0.04头,金针虫0.04头。蛴螬密度高于历年的0.68头/?O和2011年的0.3头/?O;蝼蛄密度低于历年的0.1头/?O,与2011年相当;金针虫密度高于历年的0.02头/?O和2011年的0.01头/?O。从田间调查情况看,地块间差异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虫口密度较高,将是为害的重点区域。

  ⒉蟋蟀、油葫芦:主要以成、若虫咬食种子、幼苗叶片及嫩茎,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根据黑光灯诱集情况,预计今年蟋蟀、油葫芦将呈偏轻发生。

  截止9月20日,累计诱集蟋蟀1050头,诱集量低于历年同期的4792头和2011年的3370头;累计诱集油葫芦290头,低于历年同期的1758头和2011年同期的574头。

  ⒊土蝗:咬食麦苗,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9月17-19日田间调查,沟渠、路边、草荒地等特殊环境土蝗密度较高,一般5-10头/平方米,最高18头/平方米。随着田间食源的减少和小麦的播种出苗,土蝗将陆续迁入麦田为害,靠近沟渠、道边、草荒地、苇荒地等特殊环境的麦田将成为重发区。

  ⒋小麦散黑穗病:主要由种子带菌,今年上半年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县部分麦田发生较为普遍,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常年,预计呈中等发生。

  ⒌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小麦出苗后即可受害感病。9月17-19日田间调查,灰飞虱平均虫口密度为0.2头/平方尺,与2011年相当,为近年来最低年份。预计今年小麦丛矮病总体将呈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偏重。

  ⒍小麦根腐病:小麦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感病。预计总体呈轻发生,但部分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块将发生较重。

  ⒎小麦纹枯病:小麦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今年我县小麦纹枯病呈轻发生,发生程度与近几年相当,由于目前我县小麦主栽品种对小麦纹枯病抗性较差,预计总体呈轻发生。

  ⒏麦田杂草:我县麦田双子叶杂草种类主要为播娘蒿、荠菜、麦瓶草等,预计总体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今年麦田禾本科杂草雀麦、日本看麦娘等在我县发生范围较2011年进一步扩大,部分地块发生危害较重,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做好防治。

  二、主要植保技术措施

  小麦播种期,在抓好整地、施肥等农事操作的同时,重点要抓好药剂拌种,做好地下害虫、小麦散黑穗病等病虫的防治,秋苗期重点做好土蝗、蟋蟀、灰飞虱、杂草的防治。

  ㈠农业措施

  ⒈做好播前耕翻灭茬,彻底清除田间、地头、沟渠杂草及植株残体,破坏灰飞虱、蟋蟀、土蝗等害虫的栖息场所,减少田间害虫及传毒介体的发生数量。

  ⒉合理施肥。科学配方施肥,增施农家肥,N、P、K合理搭配,提高麦苗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⒊选用合格种子。麦种要选用经过植物检疫的健康无病种子,特别是小麦散黑穗病、禾本科杂草发生田块的小麦不得留作种用。

  ⒋适期晚播。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等发病较重区域,可适当晚播,能有效减轻病菌的侵染和发病程度。

  ㈡药剂拌种

  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70g,对水1.5-2公斤稀释成母液,拌麦种20-25公斤,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加水2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3-4小时,待吸收晾干后播种,能有效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和灰飞虱、蚜虫等害虫,预防丛矮病和黄矮病。

  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毫升加水对成100-150毫升药浆,处理种子10-15公斤,或选用2.5%咯菌腈 5克 ,对水1000毫升,拌麦种100公斤,或选用4.8%适麦丹20毫升拌麦种20-25公斤,堆闷3小时。还可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03%-0.05%拌种,堆闷6小时后晾干播种,可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和早期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

  注意事项:①病虫混发区,可采取以上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拌种,但应注意先拌杀虫剂,堆闷晾干后,再拌杀菌剂。②严格掌握药剂用量,避免用量过大造成药害。③药液与水混合一定要均匀,拌种一定要均匀。④拌种后一定要及时摊晾,晾干后干燥通风处存放。⑤药剂处理的种子一般不宜久放,最好随拌种随播种,如果存放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为宜。

  ㈢药剂喷雾防治

  小麦出苗期至苗期,土蝗、灰飞虱、蟋蟀等虫害发生较重田块,应注意及时用药进行防治。防治土蝗、蟋蟀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飞虱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20%啶虫脒3000倍液喷雾。注意临近沟渠、道边的田块,必须对沟渠、道边的杂草同时进行喷药灭虫。

  麦田播娘蒿、荠菜等越年生阔叶杂草,可在小麦出苗后、杂草出土后2-4叶期,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或70.5%2甲.唑草酮30-40克对水3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

  麦田禾本科杂草雀麦、日本看麦娘等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在小麦出苗后3-5叶期、杂草2-4叶期,亩用70%彪虎 3.5克 或3.6%阔世码水分散粒剂20 -25克 、3%世码油悬浮剂20-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

  注意事项:①对于硬质小麦田,所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必须经过安全性试验,确保安全后方可应用。特别是世玛在强筋麦、优质麦等禁止使用,以免发生药害。②麦田杂草秋治,杂草草龄小,对除草剂敏感,除草效果好,且对小麦及下茬作物较为安全,用药时间要掌握在日最低气温不低于 5℃ 且4天内无霜冻和雨雪天气时进行。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荷兰豆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下一篇:马铃薯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