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荷兰豆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7-12-16 08:31 作者:李先生  

  一、田间管理

  1.搭架引蔓:荷兰豆蔓生种和半蔓生种攀缘性较强,需进行搭架栽培。当幼苗长到5至6片真叶约30厘米时,,卷须出现时要及时搭架引枝上架,使荷兰豆的蔓向上攀缘生长,同时要进行绑蔓上引,行间保持通风透光。荷兰豆苗长到搭架可采用竹竿插单排立架,并要人工引蔓上架或绑蔓。也可用木桩搭架,即在垄的两侧各插一根木桩,插实,顶端用线绳对着绑好,每隔2米绑一对杆,然后在垄的每侧距地20厘米的地方用结实的线绳在每根立杆上缠绕一周,直至把整根垄两侧都绑完,使荷兰豆苗保持在两侧的绑线内。待荷兰豆苗逐渐长高时,两侧绑线以20厘米的间距逐渐向上绑线,始终保持荷兰豆的茎在两侧的绑线内。

  2.肥水管理: 荷兰豆苗期应适当抑制肥水,开花时及时灌水,在整个开花结果期注意适时浇水,并追肥2~3次,每次每亩用钾钙硼锌肥4公斤加入人粪尿中淋施。另外可以采取根外追肥,在花蕾期开始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4次。

  3.采收:荷兰豆的荚果为自下而上逐步成熟,常常是基部豆荚已开始采收,而上部却正在开花刚结荚,分期分批及时采收。一般花谢后8至10天,豆粒刚开始发育且尚未膨大时进行采收最好,不可过早或过迟。

  二、病虫害防治

  荷兰豆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苗期枯萎病、中期高温季节易得芽枯病、中后期有锈病、褐斑病、病毒病和白粉病。

  防治方法

  1、苗期枯萎病:全株或半株枯萎,防治喷重茬一号。

  2、芽枯病:主要为害嫩梢,初呈水渍状,后呈湿腐状,高温高湿天气病发较快。在进一步扩展时,荚的蒂部及荚柄也可感染。天气潮湿时,病部见有灰色毛状霉、中生黑色大针头状孢囊梗,严重时嫩芽枯黄腐烂。选用嘧霉胺、30%氧氯化铜600倍、或58%雷多米尔600倍喷施。和增补钙肥。

  3、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病发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褐色小圆斑,稍后隆起,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茎上病症与叶片相似。该病属真菌性病害,多雨季节发病重。     褐斑病:叶片感病后产生淡褐色圆斑,边缘明显。茎上病斑褐色椭圆形,后期病部可见黑色小点。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种子带菌,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

  白粉病:该病由真菌引起,为害叶、茎、荚。多从叶片开始发病,最初叶面出现白色粉斑,后逐渐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叶正背两面均布满白粉,叶片干枯。茎、荚染病后也出现白色粉斑。在湿度较高、昼夜温差大条件下易发病。此外,通风较差、光照不足、浇水过多、偏施氮肥时亦易加重为害,雨季不利此病流行。防治方法:锈粉宁、硫悬浮剂、百奋、苯醚甲环唑

  4、病毒病:花叶病:全株发病。病株矮缩,叶片变小、皱缩,叶色浓淡不均,结荚少或不结荚。黄顶病:病株矮缩,新抽顶叶黄化、变小,叶腋抽出多个不定牙,呈丛枝现象。防治方法:首先拔除病株,其次,及时喷药杀蚜,减少传播。最后用吗啉呱加威特立特每隔3~7天打药一次,防治次数视病害的严重程度而定。

  主要害虫:

  菜青虫、螨类、豆杆蝇、豆荚螟、潜叶蝇:用虫瘟一号和阿维虫菌素防治即可。

  无论防虫还是防病,必须在豆荚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棚蔬菜周年茬口安排 下一篇:小麦播种期--苗期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建议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