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草酸青霉病

2017-12-14 03:45 作者:李先生  

症 状 引起玉米等多种贮粮霉变,受害玉米等籽粒初生白色霉,后期生出蓝绿色霉状物。

病 原 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 称草酸青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高粱青霉颖枯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来自土壤、空气、污水及F·B动植物体,借风力、雨水及人为活动传播,落到粮食上。此外包装器材、运输工具、粮食杂质上的病原也会污染粮食。贮藏库温湿条件适宜,贮粮水分超出当地安全标准,破碎粒和胚部即产生白毛,散发出霉味,接着出现蓝绿色绒状菌落,造成玉米等大批粮食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 (1)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入库前,一定把水分降到13%以下。①北方玉米种子含水量高的地区和短时间难于晾干的地区可采用站秆剥皮法。即把玉米果穗苞叶从顶部剥成两瓣。剥皮适宜时间,一定要掌握在玉米乳熟末期,大多数玉米定浆后进行,经15天散水即可收获。剥皮时间不可过早、过迟,成熟不一致的可分2—3次进行。②系棒搭架法。含水量不太高的玉米种子可采取收获后系棒搭架法进行降水。方法是先剥掉棒子外部苞叶,留下3—4片叶两个棒系在一起搭在木架上或树上晾干。(2)贮藏库要求通风。(3)有条件的采用低温贮藏。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曲霉病 下一篇:苹果疫腐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