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薯块发芽和薯苗生长需要的条件
1、温度:苗床温度在20~35℃,温度越高,萌芽越快越多,提高苗床温度可解除薯块的休眠状态,促进幼芽萌发,发芽最适宜的温度是29~32℃。超过35℃对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薯苗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28℃。
2、水分:苗床土的水分多少与薯块发根、萌芽、长苗的关系密切。在温、湿度正常情况下,薯块先发根后萌芽;如温度适宜,水分不足,则萌芽后发根或不发根;如床土过于干燥,则薯块既不发根也不萌芽。出苗后,床土水分不足,根系难以伸展,幼苗生长慢,叶片小,茎细硬,形成老小苗;水分过多,幼苗生长快,形成弱苗。苗床湿度过大会影响床土通气性,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不仅影响出苗,而且会导致种薯腐烂。在薯块萌芽期,床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使薯皮始终保持湿润为宜。在幼苗生长期间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为宜。
3、空气:苗床氧气不足,薯块呼吸作用受到阻碍,严重缺氧被迫进行缺氧呼吸而产生酒精,进而因酒精积累中毒,导致薯块腐烂。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苗床应始终保持供应氧气充足的状态,确保薯苗的正常萌芽和生长。
4、光照:在薯块萌芽阶段,充足的光照能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发根、萌芽。在长苗阶段,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苗。若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薯苗叶色黄绿,组织嫩弱,发生徒长,不易栽插成活。
5、养分:养分是薯块萌芽和薯苗生长的物质基础。育苗前期所需的养分,主要由薯块本身供给,随着幼苗生长,逐渐转为靠根系吸收床土中养分生长。头茬苗采完后,薯块里的养分逐渐减少,薯苗生长缓慢,叶片小,叶色淡黄,植株矮小瘦弱,根系发育不良。因此,在育苗时应采用肥沃的床土并施足有机肥,育苗中后期适量追施以
氮肥为主的速效性
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