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泉薯830x台农71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国家红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萌芽性好,短蔓,叶片心形带齿,顶叶、成叶、叶脉、叶柄、茎蔓均为绿色。薯块下膨纺锤形,黄皮淡黄肉,结薯性一般,茎尖食味较好。耐湿耐水肥,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感黑斑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了国家红薯菜用型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平均茎尖鲜产2690.9千克/亩,比对照福薯7-6增产24.6%;2009年平均茎尖鲜产3158.2千克/亩,比对照福薯7-6增产23.6%。2010年参加了生产试验,平均茎尖鲜产3180.6千克/亩,比对照福薯7-6增产26.1%。
栽培措施:在排灌水良好、肥力中上的田块栽培,平畦种植行距20厘米x10厘米,密度为2万株/亩左右,垄畦留种用密度4000株/亩左右,栽后30天左右采摘,每条分枝采摘时应留有1~2个节,平畦种植凡达到长度的嫩茎叶均可采收,薯菜两用种植应留主蔓,且酌情控制采摘量。
适宜地区:适宜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河南、江苏、山东等地作叶菜用品种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