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浙73半2x花 G -2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国家红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中长蔓,分枝数6~7个,茎蔓较粗,叶片心形带齿,顶叶和成年叶均为绿色,叶脉淡紫色,茎蔓绿色带紫。薯形长纺锤形,紫红皮橘红肉,结薯较集中、薯块较整齐,食味中等,较耐贮。薯块平均烘干率23.88%,平均胡萝卜素含量16.03毫克/100克鲜薯。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中抗根腐病,中感蔓割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了国家红薯特用组区域试验,2008年平均鲜薯产量1541.6千克/亩,比常规对照徐薯18减产20.62%;平均薯干产量378.3千克/亩,比常规对照徐薯18减产28.15%。2009年平均鲜薯产量1711.1千克/亩,比常规对照徐薯18减产16.91%;平均薯干产量405.8千克/亩,比常规对照徐薯18减产26.59%。2010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1993.0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6.35%;平均薯干产量494.3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减产7.58%;平均淀粉产量303.3千克/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12.36%。
种植密度及适宜地区: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适宜在湖南、河南、山东、海南等地作高胡萝卜素专用品种种植,不宜在根腐病和蔓割病重发地块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