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抗御霜冻低温危害的途径
①选择耐寒性强的优良品种:不同的果蔗品种因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其抵御霜冻低温的能力也不相同,受同样强度和时间的霜冻低温危害时其受害程度也就不同,甚至差异很大。果蔗品种是由农业科研单位研究选育出来的,一个甘蔗新品种从杂交产生直至育成通常需8~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育成品种的耐寒性与育种地点关系极大。例如:台湾省育成的品种因其育种地点为南***带接近热带,冬季气温高,一般无霜冻低温危害,在育种过程中新品种未经受耐寒考验,因此台湾育成的甘蔗品种大多耐寒性差,其生长发育对温光条件的要求也较高,一般适合南***带种植,中***带、温带则推广价值不大。冬季常有霜、雪或雨夹雪或较长时期1℃~5℃低温的育种地点,新品种在选育的8~10年过程中,每年都经过不同程度的耐寒考验,耐寒性差的品种在育种过程中已被淘汰,因此育成的品种耐寒性强或较强。品种的耐寒性是相对的,绝对抗寒的品种是不存在的,在长期严重霜雪的情况下,任何品种都会受到危害,直至死亡,只是死亡先后和受害症状有差异而已。我国北方冬季长而严寒,甚至数月均在0℃以下,并大小雪不断,任何抗寒品种在此种环境下不加保护露地越冬均会死亡;但耐寒性强的品种在一般霜冻低温条件下受害程度轻,耐贮性也较强,如采取一定防霜冻措施,则损失很小或基本不受损失,因此耐寒的品种宜种范围广,实用价值大。在有霜冻低温地区引进和选用耐寒性强的品种是种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选择蔗地坡向:种于坡地的甘蔗,一般北坡霜冻最严重,南坡最轻,东坡及东南坡较西坡及西南坡重,这是因为冷空气南下时,北坡为迎风坡,南坡为背风坡,坡度越大,差异越明显。
③选择土壤质地:质地疏松干燥的沙土或沙壤土其霜冻较潮湿紧密保水保肥力强的质地黏重的土壤发生更频繁,强度也更大。因此,四川内江等地的质地黏重的大泥土或潮土种植的甘蔗的耐寒性强于河边冲积类沙土,霜冻时受害程度轻,蔗茎不易上水,春季气温回升后留在土中的甘蔗也易恢复正常或重新生长,同一个品种冬季在大泥土青枝绿叶,在沙土则一片黄白。
④灌水:霜冻前对蔗田灌水可一定程度减轻霜冻危害,这是因为水的热容量大,1立方米的水温度降低1℃可放出4184千焦耳的热,能提高周围环境温度,灌水一般能提高2℃左右。
⑤熏烟:在天气预报指导下,在蔗田当风的一边熏烟是防霜防冻的途径之一。熏烟只适合南方霜冻不频繁、强度不大、时间不长的地区,不适合北方或霜冻十分频繁、强度大、时间长的地区。这是因为霜冻频繁,防不胜防,且熏烟费时费力,效果有限,经常熏烟可操作性差。
⑥合理施肥:氮、磷、钾配施,增施热性有机肥可提高果蔗耐寒能力;偏施、重施
氮肥的果蔗生长不正常,组织过于幼嫩,对霜冻低温的抵抗能力差。
⑦霜冻前收获:在天气预报指导下,在霜冻前收获和贮存果蔗是最有效最基本的防冻害措施之一,特别适合于冬季长而严寒、霜雪频繁、强度大,霜冻一旦发生,气温将持续走低的北方地区,也适合南方冬季霜雪低温频繁、果蔗不可能在土中不收获越冬的少数地区。果蔗收获后在5℃~8℃下保持适宜湿度,在土中窖藏或在地窖、蔬菜窖中贮存,商品蔗和种蔗均可正常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