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收获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贮藏及收益,在收获过程的安排和收获后的处理中,每个环节都应做好。
1、收获机械检修和物资准备:在收获马铃薯前20天把所有的收获机械检修完毕达到作业状态。苦布、筐篓等其他收获工具,要根据需要准备充足。
2、灭秧:收获前5~7天杀秧,杀秧机调到打下垄顶表土2~3厘米,以不伤马铃薯块茎为原则,尽量放低,把地表面的秧和表土层打碎,有利于收获。
3、收获过程:收获方式可用机械收获,也可用木犁翻、人力挖掘等。但不论用什么方式收获,第一要注意不能因使用工具不当,大量损伤块茎;第二收获要彻底,不能将块茎大量遗漏在土中。收获时要注意晴天抢收,不要让薯块在烈日下暴晒,以免使马铃薯发青,影响品质。收种薯时应保持纯度,忌混杂。
4、收后预贮:收获的块茎要及时运回,不能放在露地,更不宜用发病的薯秧遮盖,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暴晒,以免堆内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轻装轻卸,不要使薯皮大量擦伤和碰伤。入窖前做好预贮措施,很好地给予通风晾干条件、促进后熟、加快木栓层的形成,严格选薯,去净泥土等。预贮场所应宽敞,预贮可以就地层堆,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也可在室内盖毡预贮,以便于装袋运输或入窖。刚收获的块茎湿度大,堆高不宜超过1米,而且食用的块茎尽量放在暗处,通风要好。预贮时一定不要让薯块被晒和被淋。入窖时要尽量做到按品种和用途分别贮藏,以防混杂,并经过挑选去除病、烂、虫咬和损伤的块茎。预贮时间15~20天,使块茎表面水分蒸发,然后入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