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百科 马铃薯视频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2017-11-10 18:52 作者:李先生  

  华北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四省的南部等地区。华北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市场空档,商品薯销售前景看好。若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生产,一般每亩产量可达2500千克左右,高产者可达3500千克,经济效益极其显著。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1、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产品,且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所以应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沙质壤土为宜,极为黏重的土壤不宜种植,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条件。耕作深度约20~30厘米,一般翻耕深度不少于25厘米。若土壤墒情不好,应提前灌溉一次,再进行深耕。
  华北区春旱发生时,应避免先整地,播种前再进行浇水,防止播种时地温低且土质黏重,播后生根缓慢,苗子出土慢,不利于早熟高产。在早春整地时应先浇地再耕地,使耕后土壤颗粒大小适中,土中的水、肥、气、热比较协调,利于早出苗、出壮苗。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2、肥料准备:
  马铃薯是喜肥的高产作物品种,播种前最好一次施足底肥,特别是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播种前施入效果更好。生产上要采用"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微肥结合"的平衡施肥法,并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要求农家肥化肥混合施用。一般每亩施农家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60千克、尿素15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0.5千克。农家肥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充分混匀,化肥做种肥或追肥,播种时开沟施。氮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在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情况下,为避免植株徒长,可将全部复合肥氮肥留三分之一在出苗80%时做追肥用、三分之二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目前,马铃薯专用肥在生产上使用较多,具有以下优点:
  ①马铃薯专用肥针对性和地区性强。
  ②营养元素多。马铃薯专用肥不仅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可以起到平衡施肥的作用。
  ③马铃薯专用肥含有马铃薯各营养生长需要的必需营养,种类全面,比例适宜,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并可避免某种营养元素过剩或缺乏,使营养比例失调而对马铃薯产生有害影响。
  ④马铃薯专用肥含有一定数量腐殖酸(10%),对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重要作用,并能减少土壤 pH 值变化幅度,缓和土壤碱度对马铃薯的不良影响。
  ⑤马铃薯专用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它们之间互效作用显著,比单加某种元素增产效果明显,提高了化肥利用率。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可根据种植地块的肥力状况,起垄时一次性做底肥施入,每亩在施1500~2000千克农家肥基础上,专用肥施用量可根据马铃薯目标产量施用:预计产量1000~2000千克,施肥50千克左右;预计产量2000~3000千克,施肥70千克左右;预计产量3000~4000千克,施肥100千克左右。做种肥时,结合马铃薯播种,施在薯块下方3~5厘米处,避免烧苗,种肥用量每亩25千克左右。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3、马铃薯品种选用:
  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因此对品种选择比较严格。必须选用休眠期短、结薯早、膨大快、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脱毒种薯。适合中原二季作区的主栽品种有:郑薯6号、郑薯4号、费乌瑞它、中薯3号、东农303等。最好选用符合" GB 18133马铃薯脱毒种薯"和"GB4406种薯",每亩用种量120千克。在选择品种时还要根据用途进行:如间作套种要选用株形直立、植株较矮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出口产品要求薯形椭圆、表皮光滑、芽眼极浅、红皮或黄皮黄肉的品种;炸条、炸片加工要求淀粉含量不低于14%、芽眼浅、顶部和脐部不凹陷的品种;淀粉加工要求含淀粉高的品种等。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4、马铃薯播前催芽和切块:
  播种前要挑选符合本品种特征、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表皮光滑、颜色好的薯块作为种薯。春播每亩需种薯120千克左右。春季播种前20~30天将种薯置于15~20℃条件下进行催芽,整薯直接催芽或切块沙埋。催芽的具体方法是:
  (1)整薯催芽:在播前20天左右,将种薯放在保温性好的温室内暖种处理,催芽1厘米左右时,于播前1~2天切块。中原地区多采用此法。
  (2)切块催芽:可以分为室内催芽和室外催芽。
  ①室内催芽:播前30天左右,将种薯放到温度15~18℃的室内处理10~15天,种薯开始发芽时切块。
  切块要求:每千克种薯切40~50块,切块大小均匀,每块以25克左右为宜,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根据薯块大小确定切块方法:25克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部即可,刺激发芽;50克以下的薯块,纵切2块,利用顶芽,生长势强;80克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较大的薯块,先从脐部切,切到中上部,再十字上下纵切;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再分别从脐部芽眼依次切块。切口离芽眼要近,可刺激早发芽,利于早出苗。消毒:包括种薯消毒和切刀消毒。消毒目的:防病、防腐烂、补钾等。法:切刀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种薯用福尔马林200~25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爆灶灰处理。切块后,进行摊晾,使伤口愈合,以防烂种。
  催芽方法是按1:1比例将马铃薯与湿沙(或湿土)混合均匀,摊成宽1米、厚30厘米,最上面及四周用湿沙(或湿土)覆盖7~8厘米。另一方法是将湿沙(或湿土)摊成1米宽、7厘米厚,长度不限的催芽床,然后摊放一层马铃薯块覆一层湿沙(或湿土),厚度以看不见切块为准,可摊放3~4层,然后在上面及四周盖湿沙(或湿土)7~8厘米。温度保持在15~18℃,最高不超过20℃。待芽长到1~2厘米左右时扒出,放在散射光下凉种(保持15℃低温),使芽变绿,变粗壮后即可播种。
  ②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挖宽1米、深50厘米的催芽沟,按室内催芽方法将切块摆放在沟内催芽,沟上搭小拱棚以提高温度,下午5点盖上草苦保温,上午8点揭去草苦提高温度。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5、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应根据气象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确定播期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①一般要求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到7~8℃,中原地区一般春露地播种期在3月上中旬;
  ②为避免马铃薯春播出苗后遇到霜冻,要求当地终霜日前20~30天为适播期;
  ③应将薯块形成期安排在适于块茎形成、膨大的季节,平均气温不超过23℃,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有适量降雨;
  ④地温低而含水量高的土壤宜浅播,播种深度约5厘米,地温高而干燥的土壤宜深播,播种深度约10厘米;
  ⑤多雨地区要实行小整薯播种,避免田间烂薯,造成减产。
  不同栽培方式播种密度不同。行距80~90厘米,株距18~25厘米。一般春季生产田每亩种植5000~6000株左右,留种田每亩7000~8000株。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6、马铃薯田间管理:
  春季马铃薯从出苗到收获仅60天左右,因此,在管理上应掌握前促后控的原则,重点是要抓早,做到早中耕、早追肥、早浇水。春季气温由低到高,前段时间温度适宜块茎膨大,后期温度较高,适宜茎叶生长,总要求是前期早发,中期稳长,既要防止后期茎叶早衰,又要控制后期茎叶徒长。
  (1)中耕培土: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一般30天左右,齐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除草。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为马铃薯根系发育和结薯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现蕾期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要合理深锄,达到高培土的目的;封垄前最后一次培土,此期地下匍匐茎已形成,而且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形成块茎,因此要合理浅耕,以免伤匍匐茎,培成宽而高的大垄,防止块茎外露变绿。
  (2)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之必要时,可在6叶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在生产上应视苗情追肥,宜早不宜晚。幼苗出齐后,结合灌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5千克左右,追肥方法可沟施、点施或叶面喷施。
  在马铃薯现蕾、开花到结薯期进行根外追肥,尤其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根外追肥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根外追肥必须掌握适宜的浓度,避免浓度过大,造成"烧苗",损伤叶片;喷肥的雾滴越细小,效果越好。通常使用的浓度是大量元素(氮、磷、钾)以0.5%为宜,微量元素(硼、锰、锌、铜等)以0.05%~0.1%为宜。但要注意根外追肥是一种补充施肥措施,不能代替基肥和按生育期进行的土壤施肥。根外追肥时间,可结合防病治虫与适宜的农药混配施用。耕种帮提醒:马铃薯根外追肥以傍晚为好,喷施后,夜间的空气湿度较大,气候凉爽,有利于吸收。应避免高温干旱,下雨或大风天进行根外追肥。
  (3)浇水:马铃薯比较抗旱,但也不能缺水,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为宜。出苗前不宜灌溉,过于干旱,可浇小水。块茎形成期及时适量浇水,块茎膨大期不能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温阶段,土壤温度达30℃左右时,高温敏感的品种会产生畸形块茎,应及时灌溉,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雨后积水应及时排除,否则将造成田间烂薯。收获前10天视气象情况停止灌水,利于收获贮藏。
  (4)摘除花蕾: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节约养分,尤其节约光合产物,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其叶。

华北区春季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7、收获贮藏:
  根据生长情况、块茎用途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马铃薯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地下块茎即达到生理成熟状态,应该立即收获,春季马铃薯一般在6月底前收获完。收刨应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随收获随运输。收获的薯块严禁装袋,也不能成堆放置。选择干净、通风、凉爽的半地下窖贮藏,不能与农药化肥、机油等油类或大葱、大蒜、洋葱等辛辣味产品共存。贮藏期间薯块放在干净的干沙上,厚度不能超过30厘米,每十天翻捡一次,随时捡出烂薯。暗光贮藏,避免块茎暴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而变绿。春季马铃薯一般亩产2000千克左右,高产可达3000千克左右。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北方夏作区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 下一篇:华北区马铃薯秋季栽培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