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6 17:01 作者:李先生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适宜作物为水稻。在水稻体内,有效成分能通过脲桥断裂、甲氧基水解、脱氨基及苯环水解后与蔗糖轭合等途径,最后代谢成无毒物。醚磺隆在水稻叶片中半衰期为3d,在水稻根中半衰期小于1d,所以醚磺隆对水稻安全。但由于醚磺隆水溶性大于3.7g/L水,在漏水田中可能会随水集中到水稻根区,从而对水稻造成药害。
防除对象 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苋菜、牛毛毡、圆齿尖头草、矮慈姑、野慈姑、萤蔺、花蔺、尖瓣花、雨久花、泽泻、繁缕、短肠、丁香蓼、眼子菜、浮叶眼子菜、母草、藨草、仰卧藨草、扁秆藨草等。
应用技术
①醚磺隆适用于移栽稻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对单子叶杂草无效。
②施药时间为插秧后5-15d,秧苗已转青时施药。施药时田间要有3-5cm水层,药后要保持水层3-5d,防止串灌。
③为了做到一次施药控制全季杂草可与杀稗剂混用,通常与50%丙草胺乳油混用,南方稻区每亩用50%丙草胺30-40ml加20%醚磺隆45g,北方稻区用丙草胺50-60ml加20%醚磺隆6-8g。配药时先将计划用药配成母液,按比例混配后再稀释。醚磺隆对恶性杂草眼子菜、矮慈姑在推荐剂量下就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防除扁杆薦草,则需二次用药,第一次每亩用1.6-2.0g(a.i.),10-15d后施第二次药,每亩用药1.2-2.0g (a.i.)。
④如果因除草需要,在水直播田使用醚磺隆时应在3-4叶以后,每亩用药1.2-1.6g(a.i.),采用喷雾法或药土 (沙)法施用;水稻3叶以前不宜使用。
⑤北方因水田稗草发生高峰期在5月末到6月初,阔叶杂草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若采用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插秧时间在5月15-30日,插前整地时间在稗草发生高峰期前,施药时间在5月末6月初,与阔叶杂草发生时间相距15-20d加之醚磺隆在水田持效期长达1个月以上,因此对阔叶杂草有好的药效。
⑥北方醚磺隆在水稻移栽后5-7d可与丁草胺、环庚草醚、莎稗磷混用,或移栽后10-15d与禾草敌混用,常采用毒土、毒肥、毒沙法施药。若与二氯喹啉酸混用可再拖后些,与二氯喹啉酸混用时采用喷雾法施药。而丁草胺、环庚草醚、莎稗磷等往往因整地与插秧间隔时间过长,稗草叶齡大,药效不佳。若施药提前,则对水稻不安全。而将丁草胺、环庚草醚、莎稗磷分两次施药, 既对稗草和阔叶杂草防效均好,又对水稻安全。二氯喹啉酸防除大稗草也可作为急救措施。
⑦由于醚磺隆的水溶性高,所以施药后田间不能串灌以防药剂流失影响效果。要保持3-5d的水层,可以灌水,不能排水。亦不宜用于渗漏性大的稻田,因为有效成分会随水渗漏,集中到根区,导致药害。
使用方法 苗后茎叶处理,也可采用药土(沙)法。喷雾时要求喷水量要足,以每亩30〜40L水为宜, 要求喷雾均匀周到。采用药土(沙)法可先用少量的水将计划用药量稀释成母液,与15-20kg细土(沙) 充分拌匀,后撒施。亩用量为1-5.5g(a.i.)。南方稻区每亩用1-1.2g(a.i.),北方稻区1.6-2.0g(a.i.)。
混剂 为扩大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可同如下药剂混用:
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60%丁草胺75-80ml,水稻移栽后5-7d,水稻缓苗后施药。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30%莎稗磷50-60ml,水稻移栽后5-7d,水稻缓苗后施药。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10%环庚草醚15-20ml,水稻移栽后5-7d,水稻缓苗后施药。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96%禾草敌100ml,水稻移栽后10-15d施药。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50%二氯喹啉酸27-40g,水稻移栽后稗草3-5叶期施药, 施药前2d放浅水层或田面保持湿润,喷雾法施药。水稻移栽前3-5d,每亩用60%丁草胺80-100ml。水稻移栽后15-20d后,每亩用60%丁草胺80-100ml加20%醚磺隆10g混用。水稻移栽前3-5d,每亩用30%莎稗磷50-60ml。水稻移栽后15-20d,每亩用30%莎稗磷40-50ml加20%醚磺隆10g混用。水稻移栽前3-5d,每亩用10%环庚草醚15-20ml。水稻移栽后15-20d,每亩用20%醚磺隆10g加10%环庚草醚10-15ml混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