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矮化密植早熟栽培技术。选择适宜品种,通过试验筛选,夏芬、东农704、通和906、海粉901等。表现抗病、耐低温弱光、高产、早熟。 2.培育壮苗、矮化、密植、早熟番茄的生长期基本处于冬春低温弱光的恶劣环境中,因此适时培育壮苗对增强抗逆性、赢得早熟高产至关重要。 (1)准备苗床营养土。 土壤应该提前翻耕和晒晒。播种前五至七天,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灭蝼蛄、蚯蚓等地下害虫,并施
基肥。一般10米苗床要施3 ~ 4担腐熟的人粪尿和4 ~ 5公斤氮磷钾
复合肥。 施肥后翻土,细耙。 ③催芽播种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先将种子用50 ~ 55℃的温水烫漂5 ~ 10分钟,边烫边搅拌,然后用清水在室温(20 ~ 25℃)下浸泡4 ~ 5小时,再将种子用纱布在25 ~ 30℃下放置发芽。2 ~ 3天后,50%以上的种子发白时,即可播种。 10月中旬开始播种,一亩大棚种植时间50g左右。 播种时,应将鞋底有水的床土整平,均匀播种,一般每平方米4 ~ 5g。 播种后,盖上营养土,刚好盖住种子。 床面覆盖塑料薄膜,增加温度和湿度,以利于幼苗尽快出苗。 ④幼苗移植 当幼苗长到2 ~ 3片真叶时,移栽到8 ~ 10 cm的营养钵中,用充足的移栽水浇灌幼苗。 ⑤做好苗期的温、光、水、肥管理。 发芽期间保持25 ~ 30℃的高温,促进提早出苗。 苗期白天应保持在20 ~ 25℃,夜间保持在10 ~ 15℃。时刻保持薄膜清洁,小拱棚上的草帘要早揭晚盖,尽量延长光照时间,避免过长;浇水要在中午进行,浇水后要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如果幼苗长势过旺,可以用移盆的方法扩大苗距,抑制过旺,也可以用激素调节。一般在移栽前和初花期用4000倍的40%生长素进行叶面喷施。 栽植前7 ~ 8天,逐渐加大通风量,控制浇水“炼苗” ⑥适龄种植 苗龄要在45-55天,也就是要种6-7片带小芽的真叶。 种植前20 ~ 30天,清洗前茬作物,翻耕晾晒,封棚闷棚3 ~ 5天。 种植前10-15天施肥,深耕耙平,每亩施入60-80担粪肥,腐熟饼肥50-75公斤,氮磷钾
复合肥25-30公斤。 栽植前三天,整平,南北向畦栽,毛畦宽1.6-1.7米,畦面净1.3-1.4米,使之成为沟深15厘米左右的高畦。 种植前1 ~ 2天,给脚底浇水,用塑料薄膜覆盖,按行距打洞移栽,种植后给根部浇水,用干细土封好种植孔。 一般行距30 ~ 35厘米,株距20 ~ 25厘米,每亩种植7000 ~ 8000株左右。 4加强田间管理(1)定植后应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8 ~ 30℃,夜间15 ~ 20℃,促进幼苗延迟。 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风量和时间逐渐减少。 特别是霜冻来临前,要采取用小棚子和草帘覆盖棚子的多层覆盖形式保暖过冬,防止冻害。 (2)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强度弱,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 晴天要早开晚盖,雨雪天气也要适当通透。 (3)肥水结果前期,应根据长势控制
氮肥和水分,避免营养生长过快,盛果期肥水充足。 第一穗鸡蛋大小时,每亩追施
尿素15 ~ 20kg,第二穗鸡蛋大小时,每亩可追施
尿素10kg、
氯化钾10kg,还可配合水追施腐熟的人粪1500kg,有助于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 (4)植株调节采用全秆,保证后期良好的透光。 每株留2穗果,留2叶取芯,及时抹去所有侧枝。 第一穗留三个果,第二穗留两个果,其他的花和幼果都去了。 株高控制在50 cm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扎藤。 (5)保花保果为防止低温弱光环境下生理性落花落果,生产上常用2,4-D液点10 ~ 15mg/kg或番茄液喷25 ~ 30mg/kg。 在药液中加入0.1%的乳果糖或0.1%的异丙酚也能预防灰葡萄孢。 (6)病害防治常见病害有早疫病和灰霉病。 一般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天喷施一次,交替施用。 在雨天,可以用
百菌清气雾剂和熏蒸剂进行熏蒸。 (7)适时采收从次年3月底至4月初开始。如需提前上市,可在白果上涂抹40%
乙烯利溶液1000mg/kg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