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黄瓜霜霉病发病快、易流行、危害重,是温室黄爪生产的第一大危害。 根据近两年的试验和实践,选择抗病品种,狠抓生态防治,辅以化学防治,可以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危害。 1.抗霜霉病能力强,适合大棚生长的黄瓜品种主要有津春3号和长春蜜慈。 二、生态控制是通过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不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侵染但能保证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1.根据黄瓜霜霉病生态防治对温湿度指标的要求,对温室内的温湿度进行管理。 全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日出后,应尽快将温室温度提高到20 ~ 30℃,当相对湿度降低到60 ~ 70%时,应尽快将温度提高到30℃,以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防止病原菌的侵染,控制病害的发生;②午后,温室温度应保持在20 ~ 25℃,以便植物运输和转化有机物,但这个温度适合病菌的萌发和侵染。此时应降低湿度至60%左右,以单因素控制病害的发生。③日落后注意保温,防止棚温下降过快,湿度急剧增加。午夜前,温度应保持在15 ~ 20℃,湿度应低于85%,以湿度单因素控制病情。 湿度超过85%时,应降低温度至13 ~ 15℃控制病情。④从午夜到日出,温室内的湿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湿度超过90%时,应采用10℃ ~ 13℃的温室温度控制病害,减少黄瓜植株的呼吸消耗。 然后通过晾晒除湿限制黄瓜叶片上保留水膜和水滴的时间。 日平均气温在13℃以上,可以整夜在室外。 2.合理浇水是控制棚内湿度的重要措施。 总的要求是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早上有水,下午没有;暗浇(膜下暗灌),清水不浇。 浇水后,立即关棚取暖,棚温达到30℃时,排气除湿 3.霜霉病严重时,可选择晴天进行高温闷棚。 温室闷之前,必须先浇水,第二天中午把温室温度提高到45℃,保持2小时,可以杀死植物上和土壤表面的病原菌。 然后慢慢放出空气,当棚温降至25℃时关闭棚 10天左右高温闷棚一次,连续2 ~ 3次。 三、化控1。喷粉一般用5%
百菌清粉,每亩喷洒1000克。 用丰收5喷粉机将粉末均匀的喷在空上,不要喷在植物上。 视病情,8 ~ 10天喷一次,喷4 ~ 5次。 晴天必须在凌晨或傍晚进行,雨天可以全天进行喷洒。 2.中部病株出现时,用20%
百菌清-速克灵复合气雾剂进行烟雾处理,每亩250克。 晚上关棚后,把药片均匀地放在棚里,点烟后关棚,第二天早上通风。 每7天*抽一次,视病情抽4 ~ 5次。 3.用喷雾防治黄瓜霜霉病的
农药有很多。 可以交替使用,以提高控制效果。 可用25%水蚤800倍液和40%磷酸乙酯铝250倍液。 每隔5-7天喷72%杜邦Klux 600倍液和72%丛600倍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