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0:26 作者:李先生
黄瓜叶片正面产生5mm左右的淡绿色气泡,之后气泡增多,背面很少发生。这是黄瓜泡沫病,描述为 蛤蟆皮 样本,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的温室和大棚,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应与细菌性病害相区别。发病时叶面凹凸不平,凹陷呈白色地毯状,刮除后无附着生物。叶片凸起部分无病原菌产生,气泡顶部起初呈淡绿色,逐渐变为淡黄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有时在凸起的气泡顶部会出现水浸点(生理性充水)。
发生原因
1.形成机理:一般是黄瓜光合产物沉积在叶片上的结果,与低温少光有关。一般黄瓜光合作用产生的产物,白天只有15-20%能从叶片中跑出来,其余80-85%需要在前半夜分配到生长点、果实和根部。光合产物的运行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20℃需2小时,18℃需4小时,16℃需6小时,16℃以下运行缓慢甚至停止运行。如果温室保温性能差,包括春季温室晚风收、前半夜温度低,不能满足光合产物的需要,部分或全部留在叶片中,称为沉积。如果逐日沉积在叶片中,叶脉之间的叶肉就会隆起。
2.流行规律:黄瓜生长前期温度低,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光照弱。入春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迅速升高,日照充足,浇水量增加,容易诱发水泡病。此外,还与品种的抗性和环境条件有关,不适应低温光照的品种容易发病。
预防方法
1.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耐弱光的品种。
2.加强取暖和保温措施。下午棚内温度降至20℃左右时,要覆盖茅草或集风保温,保持地温在15-18℃,防止低温冻害。
3.选择无滴膜,经常对棚房上的塑料薄膜和玻璃进行除尘,必要时进行人工补光和施加二氧化碳。
4.合理灌溉。阴天低温不应减少灌溉,晴天高温应避免淹水。灌水要避免大起大落。一般灌溉时间应选择在阳光明媚的早晨。
5.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物抗逆性。
6.种植黄瓜时,增加基肥,注意各种元素的协调,根据气温变化及时保温增温。及时控制病虫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