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05:24 作者:李先生
一、马铃薯田深耕
甘薯地深耕可以加深活性土层,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和根系的深层发育,从而提高甘薯的产量。一般26 ~ 33厘米深翻比15厘米浅翻增产20%左右。深耕可以逐年加深,也可以上翻下松,不扰动土层,增产效果更好。但如果土层被过度深挖扰乱,肥料跟不上,土壤水分跑得严重或排水不好,容易导致雨季渍水,也会导致减产。
二、整地施肥
建立高产红薯地,不仅土层要深厚疏松,还要肥沃,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红薯所需的养分,使地上和地下部分和谐生长。垄中间施优质农家肥2000 ~ 3000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然后清沟培堤,以利排灌。
第三,种植前浸泡幼苗
春甘薯壮苗的特点是叶厚、叶深、顶叶齐平;节间粗短,切面有许多白浆;秧苗未老未嫩;没病,苗长20cm。挑苗时,剔除病苗、小苗、弱苗,选择壮苗。种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浸泡苗木基部10分钟,防治黑斑病。用50%辛硫磷300倍液浸泡苗基部30分钟,防治茎线虫病。
第四,科学种植
适宜的种植密度由土壤肥力水平和品种特性决定。春季每亩种植红薯4000 ~ 5000株为宜。春红薯可以斜着种。种植时,要浇足窝水。窝水渗下去后,将长17-20cm的马铃薯苗放入土中13cm左右,露出2-3节和3-4片叶子,其余叶子埋在土中。插完苗,盖好土,压好基。
5.采摘和修剪
采摘是指在甘薯生长的早期去除其顶部生长点的措施。采摘尖可使藤蔓长、土壤肥力高、生长旺盛的地瓜品种增产20%左右。共进行两次割胶,每次当薯蔓长到30-33厘米时,将长1-2厘米的嫩头切除;第二遍,当枝条长到30cm左右时,将枝条的嫩梢去掉。7月份,对于分枝多、生长旺盛的马铃薯地,可以用剪刀剪掉2 ~ 3个分枝,这样可以使养分回流,使薯块获得更多的养分,同时也提高了枝条与藤蔓间的透光度,加快了光合作用。
六、喷助壮素
当红薯长到0.5 ~ 1m时,每亩喷施生长素20ml,水50kg。试着把溶液喷在红薯上。喷后8小时内如遇降雨,再喷一次,然后根据长势再喷一次,使苗高控制在1 ~ 1.5m之间,这样可使春甘薯节间缩短,苗蔓明显变短,叶片增厚,块茎大而集中,产量显著提高。
七、禁止翻秧。
因为红薯茎叶受损,营养物质产生量低,导致减产。同时,翻还会造成叶片翻转、重叠、密集,损伤苗顶,促进腋芽产生新的分枝和小叶,造成减产20% ~ 30%。
八、追肥和浇水
红薯追肥宜早不宜迟,一般在种植后30 ~ 40天。施用量既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确定,也要根据甘薯适宜的土壤养分含量确定。根据试验,甘薯追肥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1:1.2:3.5。高产田甘薯苗期,每亩施硫酸钾1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5公斤左右为宜。苗木栽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帮助苗木生根成活。在圆形时期,温度逐渐升高,蒸发量增加。干旱时灌水,有利于根系形成的活动和马铃薯早期形成。红薯生长后期一般不浇水,干旱严重时可以少浇水。
九。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①甘薯茎线虫病的预防。育苗前,每10平方米苗圃地撒上100克5%干鲜灵颗粒剂,混匀后出薯,防止薯种和苗床土壤或有机肥发病;种植前,用50%辛硫磷100倍溶液浸泡幼苗10分钟,防止幼苗发病;栽苗时,每平方米用5%的甘仙灵颗粒1.5-3.0g,往窝里撒沙子,然后浇水,封窝。
②地下害虫的防治。将20公斤煮熟晒干的小米混合1公斤拟除虫菊酯撒在地面上,翻入土中;栽苗的时候,在洞里放点药饵防治。
③甘薯天蛾的防治。近年来,甘薯天蛾发生严重。一旦发现,应及时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进行控制。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