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03:27 作者:李先生
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早熟、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如青龙、佳豆王、宝丰等。
2.耕作季节的划分
春季早耕,1月中下旬播种,2月中下旬播种。晚秋栽培:7月初播种或直播,8月初播种。
3.育苗
3.1广播前的准备
3.1.1育苗设施
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择温室、大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创造适合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1.2育苗营养土
选择无病虫害的优良干燥菜园土和腐熟有机肥,按1: 1的比例,每100公斤营养土加入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克-100克,充分混合,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放入营养钵中。
3.1.3种子用量为每亩5 ~ 6公斤。
3.1.4种子处理芸豆种子在播种前干燥。移植的芸豆泡在温汤里。将晒干的种子在55℃的水中浸泡15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时,继续浸泡4 ~ 5小时,然后取出播种。
4.播种
移栽:将浸泡后的种子播种在营养钵(袋)中,每钵(袋)2 ~ 3粒。
膜下播种:根据栽培植物的行距,开沟起垄,然后铺膜,在膜上播种,株距30cm,春季每穴播种3-4粒,秋季每穴播种4-5粒,覆土3-4cm,稍镇压。播种前2-3天,浇水播种。
5.苗木管理
5.1温度:芸豆喜温,苗期各阶段适宜的温度管理见表1。苗龄25-30天,有两片复叶时,即可移栽种植。
6.整地施底肥。
整地结合深耕时,每亩施2000公斤-3000公斤全腐熟优质有机肥和15公斤磷酸二铵 mdash20公斤,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施肥后深挖土壤25 -30厘米,耙平,南北方向开沟起垄。采用宽窄行种植(或直播),窄行距(沟宽)45cm,宽行距(垄宽)80cm,垄高15-20cm,地膜沟或垄铺。
7.田疃管理
7.1苗木管理
覆膜种植的地块种植时,要注意验苗,及时放苗、验苗、补种。幼苗出来后,我们应该用水灌溉它们。同时要进行三次左右的培育和除草,并注意在幼枝出现前控制灌溉。温室苗期适宜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2-18℃。
7.2开花结荚期管理
7.2.1灌溉:灌溉的原则是前期浇荚不浇花,后期保持土壤干湿。*花序嫩荚坐长3-4cm时,浇头水,初期浇7天左右,进入采收期后每次采收后浇。
7.2.2追肥:进入开花结荚期,结合浇水,每次以施用腐熟有机肥为主,或每亩追肥10-15kg尿素即可。可使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过磷酸钙等叶面肥进行2-3次叶面追肥。未经无害化处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城市垃圾、污泥和有机肥不得用于生产。
7.2.3温度:日光温室菜豆适宜温度为白天22-26℃,夜间13-18℃。
7.3工厂监管
匍匐芸豆长出4-6片叶子后,节间伸长开始抽芽,尽早插架或挂蔓,然后引蔓上架。藤蔓可以种在保护区,人字形架可以用在开阔地。
8.收获
开花后,豆荚长大达到商品标准和食用标准时即可采收。收获前,不喷农药,不喷叶面肥。如果需要喷洒农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时间收割。
9.清理农村。
及时清理芸豆地里的残枝、病叶、老叶、杂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整洁。
10.害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枯萎病、灰霉病;红蜘蛛、斑潜蝇、蚜虫。
综合治理原则应符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物保护政策,坚持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无害化治理原则。
10.1农业控制
选择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三年以上,高畦栽培,地膜覆盖,培育壮苗,增加施用腐熟有机肥,拔除病株,及时清除病叶病荚,清洁农村。
0.2物理预防和控制
10.2.1设施的保护:大型设施的出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用塑料薄膜、防虫网、防晒网覆盖,遮雨、遮阳、防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0.2.2黄板诱杀:在保护区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美洲斑潜蝇,每亩悬挂30 ~ 40只,黄板尺寸为25cm 次;40厘米。
10.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选用1%农抗武义150-200倍液防治灰霉病,使用阿维菌素防治蚜虫和美洲斑潜蝇。
10.4化学控制
锈病: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力乳油4000倍液,15天后再次防治。
灰霉病: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气雾剂对棚内进行烟雾处理,每亩250g,隔夜点燃封闭棚内,连续烟雾两次。每亩用6.5%万美灵粉剂或1kg速克灵粉剂。
枯萎病:发病初期,用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灌根。
红蜘蛛:开始斑害时,用1.8%阿维菌素EC 3000倍或15%哒螨灵EC 1500倍喷雾,重点喷在叶背。
美洲斑潜蝇:产卵盛期至孵化初期,用1.8%阿维菌素EC 3000-4000倍液或15%锐劲特悬液1000-1500倍液。
0.5禁用剧毒和高毒农药
生产中不得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酰胺、甲胺磷、特丁磷、甲基硫菌灵、甲胺磷、内吸磷、呋喃丹、涕灭威、灭多威、甲基硫菌灵、蝇毒磷、甲基硫菌灵、溴虫腈、二苯甲酮等剧毒农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