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试验表明,7-8月在广东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种植番茄,可有效弥补夏菜供应缺口,并可出口港澳市场,经济效益良好。高山番茄夏秋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耐热、耐贮运的优良品种:*选择生长类型有限的品种,单果重150g左右,圆形高,果肩光滑,无青肩,肉厚,耐运输,商品性好。
2.种植地选择:海拔要在600米以上,土层深厚肥沃,通风良好,排水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水稻作为前茬作物的沙壤土较好,不宜与茄子、烟草、花生、马铃薯等作物连作,以减少土传病害和线虫的危害。
3.培育壮苗:播种前,将种子消毒,用55℃温水焯5-10分钟,然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绿衡1号拌种后即可播种。
每平方米苗床用4-4.5公斤细土和9-10克40%五氯硝基苯混合,将细土的1/3撒在淹水的床面上,在上面播种,然后将剩余的药土盖在种子上,主要是控制猝倒和猝倒。播种育苗用地与种植用地的适宜比例为0.1: 1。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去弱留强,病苗要保持健康。当幼苗长到6片真叶时,就可以在地里种植了。
4.适时种植:种植前,将土壤翻深,晒干,撒75-100公斤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减少青枯病的发生,增加土壤中钙的含量,减少脐腐病的发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杀灭其他病菌。
在畦中央开沟,每亩施腐熟鸡鸭粪1000-1500公斤(带糠),三元复合肥50-7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种植前用500倍生物腐植酸肥料浇水穴,可提高肥效,增加成苗率;采用双行种植,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
5.田间管理: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灌溉。幼苗成活后,用400倍敌松或800倍40%并五苯硝基苯溶液浇水,防止青枯病,并开始追肥,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每亩追肥总量为尿素50公斤,硫化钾30-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根部浇1000倍生物腐植酸肥料2-3次。喷施时,主要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高力达和植物保健元素,配合根部追肥。
当苗高在30厘米左右,有8-10片真叶时,要及时栽培除草培土。由于番茄栽培在高山上生长期长且越夏,枝苗高大,果实多,台风暴雨频繁,支架必须高大结实,要用2m左右的竹竿搭设 人 字形*。一般采用双茎修剪。除主茎外,植株中、下层花序下有*侧芽,其他侧芽全部去除。应适当保留上侧芽,使其充分发育并覆盖果实,避免日晒,减少裂果。
6.虫害防治:病毒病可通过病毒清理、治病灵、病毒单车等方法进行防治。绿衡1号、农用链霉素和克枯灵防治青枯病。早期和晚期流行病可以通过硫酸铜、抗病毒明矾、水蚤和杀菌剂来预防和控制。蚜虫可以用大英雄和氧乐果来控制。用杀虫脒、杀虫脒ⅲ、宝德乳油和杀菌对照处理棉铃虫。用阿维菌素、艾弗丁、乐本和维达防治美洲斑潜蝇。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