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菜用玉米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甜糯品种。近年来,玉屏县早熟菜用玉米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显示出可观的经济价值,农民发展积极性高。为此,引进美国天糯2号玉米进行栽培试验,以探索该品种对我县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观察植株生长表现、高产、抗逆性等。,并研究其推广价值。现将实验结果介绍如下。
1介绍场地概况
实验在海拔410m、480m、520m、660m四个点进行,面积1,000m2。前茬为水稻,水稻土,pH 6.6 ~ 7.1,土层厚度80 ~ 120cm,肥力中等。全县年平均气温16.4℃,年降雨量1200毫米,年平均空相对湿度62.3%,无霜期298天,年平均日照1350小时。 ge10℃的积温为4850℃,春秋季日较差一般为3 ~ 7℃。属于南方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春末寒冷频繁,秋季夏旱严重。
试验于2006年3月9日播种,3月30日移栽,6月20日收获。经测产验收,平均单穗重0.25公斤,667平方米种植3600株,株距35厘米,行距50厘米,平均产量936公斤,产值1872元(市场价2.00元/公斤)。760元投资的667平米净收入1112元。
2性状
植株半紧凑,株高2.1m,穗高87cm,茎基部粗2.8cm,长剑形叶,共18片叶,绿度63%,双穗率4%。雄穗有29个,花药黄色,颖壳浅绿色,有大量花粉和浅绿色花丝。穗周平均19行,每行32粒,穗呈圆柱形,长19厘米,厚5.2厘米,秃尖长1厘米,每穗532粒,鲜粒29.9克,鲜粒率63.7%。粒雪白,粒硬,穗白,穗均匀,粒排列整齐,香味浓,甜度高,皮薄无渣,糯性好,色泽一致,嫩度好,风味佳。
玉屏县从种植到收获鲜穗,大约需要82天的培育时间。田间对肥料要求高,对各种病害的抗性不同。未发现叶斑病、矮花叶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移栽后,当4月13日夜间气温降至6℃,植株高度为50cm时,除心叶外,叶片外缘48%为麻叶,下部叶尖26%被烤焦。从6月2日到6月5日,连续四天刮风下雨,15%的植物一半降到45 deg3.5%的植物倒在了地上。
3栽培要点
3.1播种
3月中旬播种,距离我县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还有20多天,实现品种间自然隔离,提早抢到市场,保证质量,提高价格。
3.2育苗
小拱棚用于肥球育苗。每667平方米田地需要500公斤园土、50公斤杂土肥、250公斤清粪水、1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锌肥充分混合制成营养土,揉成肥球(直径约6厘米,以揉成球落地为宜),排列成宽1.3米、长5米的盒面,每个肥球播种深度1厘米。播种后,用细壤土覆盖并固定。达到学龄时,移栽前2天练苗。
3.3整地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牛粪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翻耕并与土壤混匀,细耙,开沟为畦,畦宽55cm,雨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畦面。这条沟深10厘米,宽20厘米。
3.4移栽
3月下旬,幼苗长到3 ~ 4片叶时移栽,株距35cm,行距50cm,667平方米留苗3500 ~ 3800株。结合移栽667平方米,浇粪水700公斤,缩短了缓苗时间。
3.5田间管理
移栽后,在5 ~ 6叶期,在距植株10cm处用小棍戳一个肥孔,施尿素9kg,腐熟人粪尿500kg,施667平方米。【/br/】若大喇叭口期杂草破膜,及时拔除,在距植株15cm处戳一个施肥孔,667m2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8kg。抽雄前要根据地膜的完整性进行除草和培土,并根据土壤的干旱情况及时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80%左右,保证花期对水分的要求。
3.6病虫害防治
大喇叭口期,用1kg杀虫剂混毒土填治667平方米,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
3.7适时采收
授粉后25天左右,应在花丝变黑时对鲜穗进行检查,达到鲜食标准时采收,以免采收过早或过晚影响鲜穗的销售和效益。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