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黄瓜黄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2017-08-06 16:28 作者:李先生  

黄瓜叶部的三大病害的防治

最近很多种植黄瓜的菜农朋友反映,黄瓜病害很严重,尤其是叶部病害,比如霜霉病、角斑病、褐斑病、叶斑病、叶枯病等。此外,这些疾病的症状相似,难以区分,从而增加了疾病控制的难度。现将其症状及有效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第一,霜霉病

1.症状:主要发生在中间叶。由于叶脉的限制,病斑多为多边形,从叶片背面看像水浸过(在空空气湿度高的早晨或傍晚更明显)。发病中后期,叶背面出现灰黑色霉斑。

2.致病条件:致病菌喜欢低温高湿,16到22摄氏度。当叶子表面形成露水或水毛时,就容易生病。深冬进入封闭棚后,病情特别严重。

3.预防方法:

(1)生态控制:所谓生态控制,就是加强对温室温湿度的综合控制,创造适宜黄瓜生长的优良环境,抑制病原菌的发展,从而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主要是温度控制:上午棚温25-30摄氏度,下午棚温控制到*20摄氏度后关闭通风口;半夜20到15摄氏度,半夜15到12摄氏度,*不能低于10摄氏度。

(2)湿度控制:上午10点左右,棚温达到30摄氏度左右时,放出空气,排除湿气。当降到25摄氏度时,停止通风,每天保持送风3至5小时。化学防治:36%南农舒福500倍或72%杜邦Cleo 600倍或72.2%刺克800倍或69%安科锰锌1000倍或1.5%杀菌剂1000倍。在植物生长期,茎叶含氮量和含糖量下降时,病害严重。对照药剂中加入150倍的白糖和300倍的尿素,5 ~ 7天*下午服药,喷2 ~ 3次。

二、细菌性角斑病

1.症状:发病部位为底叶,在温室大棚内多呈斑块状发生。病叶背面呈水浸状,多角形,无黑霉层,病斑薄而易破,叶背面常可见白色脓液。

2.发病条件:低温高湿,通过水滴传播,在雨雪天、棚膜防雾性差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控制棚内温湿度,加强通风,尽量降低棚内空气体的湿度。发病初期可使用以下药物:77%克赛得500倍或50%丰环500倍或27%绿乳铜500倍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或20%菌净500倍。由于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病情相似,两种病害几乎同时发生或混合发生,增加了防治难度。当两种病害同时发生时,可选择40%甲霜灵铜600倍液或60%百菌通500倍液或78%科宝500倍液。上述防治方法对黄瓜细菌性条斑病和叶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第三,褐斑病

这种病发生严重,但菜农容易忽视,误认为是霜霉病。

1.症状:发生于中上部叶片,叶片背面有近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凹面斑点,正面有突出的水泡。叶片容易老化变脆,也称靶斑病。

2.发病条件:高温高湿,一般发生在深秋或早春(天津品种发病尤为严重)。

3.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除湿,控制疾病的发生。发病初期可选药物: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加50%福美双或80%盛达或75%百菌清600倍。

综上所述,要防治黄瓜的这三种病害,首先要做好生态调节,尤其是降低空气体的湿度,然后再考虑化学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番茄生理性卷叶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下一篇:冬季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