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11:29 作者:李先生
番茄叶霉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损害叶子,但也引起果实上的疾病。一般从下叶开始,逐渐向上叶扩展。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不规则的浅黄绿色斑点,叶背面的病斑先长成白色的霉菌层,再变成灰褐色或深褐色的绒毛状霉菌层。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正面也能生长黑霉。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扭曲卷曲,植株生长出现枯叶症状。果实感染,在果基部附近形成圆形黑斑,变硬,略凹陷,不能食用。
番茄叶霉病菌以菌丝在病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皮上的方式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田间发病后,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气流的帮助下,叶子在有水有湿度的情况下也能发芽。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 ~ 25℃、*34℃和*9℃。空气温度22℃,相对湿度高于90%,大众化。潜伏期一般在14天左右。在植物密集、浇水多的情况下,容易蔓延成灾害;在保护区,如果是阴天或棚内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该病也会流行。防治技术如下:
1.选择无病种子,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底肥,配方中使用化肥,尽可能增加生物菌肥的施用,提高土壤通透性和根系吸肥能力。
2.加强温湿度控制,保持温度低于28℃,湿度低于75%。适当通风,加强光照,及时修剪和分枝。
3.种植前对保护设施进行熏蒸消毒;每550立方米空混合2.3公斤硫磺粉和4.5公斤锯末,在棚内多点点燃熏蒸。也可将2公斤硫磺粉与0.5公斤敌敌畏、4.5公斤锯末混合,点燃后熏蒸密实。生长期多点使用百菌清气雾剂,每亩250克,密闭点燃熏蒸。一般在晚上进行,第二天及时排烟。
4.可采用10%世界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利美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福星4000 ~ 6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注意交替用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