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2017-08-05 17:40 作者:李先生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征和危害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是玉米出苗后即可发生,玉米的明显症状在5 ~ 6叶期开始出现,但新叶的心叶不易拔出,变小,这是早期诊断的依据。叶*基部中脉两侧开始出现透明的点状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背中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该病表现为浓绿,色宽、短、硬、脆,叶背叶脉凸起。病株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片密集再生,成对出现。加上叶子的症状,病株就像 君子兰 病株的根少而短,长度不到健康植株的1/2,容易拔出。根容易分叉和丛生。根茎变成棕色和木质化。早熟玉米没有产量,晚熟玉米产量低。

第二,发生规律

灰飞虱若虫或成虫在地面杂草和田间麦苗下越冬,是次年的传染源。冬小麦也是病毒的越冬寄主。在春季,被感染的灰飞虱将病毒传播给青麦,而未被感染的灰飞虱在被感染的小麦上被感染后也将病毒传播给青麦,再从小麦和杂草上传播给玉米。该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田间灰飞虱的数量和个体数量,并与栽培条件有关。早播玉米发病率比晚播玉米严重。该病在地面杂草多的玉米地、路边、菜地附近发病较为严重。

三。预防和控制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目前,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有卢丹50、卢丹981、农大108等。,可因地制宜选择。

2.农业控制。小麦、玉米等作物在播种后、收获前,应清除田间、沟内杂草,精耕细作,及时除草,减少虫源。适当调整玉米播种期,使玉米苗错过灰飞虱高峰期。安排合理的种植方式。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浇水,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结合间苗、定苗,及时将病株连根拔起,减少病株和传染源,受灾严重的地块尽快补植。

3.化学控制。小麦:一是播种时大面积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按种子量的0.2%用40%甲基异噻酮拌种或包衣,减少越冬虫源。第二,结合小麦蚜虫的防治,通过使用用于防治小麦蚜虫和稻飞虱的药剂,或者将用于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添加到用于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中,来进行小麦蚜虫和稻飞虱的防治。每亩喷洒10克10%吡虫啉即可防治小麦蚜虫和灰飞虱,也可在小麦蚜虫防治剂中加入25%硝基。玉米:先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可按种子量的0.2%用40%甲基异柳磷拌种或包衣;二是出苗前进行化学防治,10%吡虫啉每亩10克,灰飞虱旺长期每亩25%硝酰20克。同时,应注意田间和沟渠控制。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韭菜如何采种子 下一篇:蔬菜定植前用生物菌肥好吗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