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地条件及设施结构
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郊区横岭果园进行,试验地为山区丘陵地,土层厚度5-10米,有机质含量0.2-0.40%,pH值6.5-7.0。
大棚为南北走向,单棚双拱结构,棚宽8米,南北长20米,中央拱高3米竹木支撑材料,上覆无滴塑料薄膜,棚脊可行走, 早晚可揭开草,无需加温设备。
2. 扣棚前的管理
2.1 试材1998年6-7月利用原定植的3年生桃木进行多头高接,红丰及新世纪各接一行,分别为7株。接芽成活后及时抹除桃芽,促进杏芽萌发生长,当杏生长达到15-20厘米时,及时摘心促发二次枝生长。
2.2 肥水及树体管理
扣棚前如何使杏树形成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有效花是杏树设施栽培的环节之一。总的原则是前促后控,前促,即在6月-7月初之前,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木营养生长,尽快形成一定的枝叶量,为花芽分奠定基础。后控,即在7月份以后,控制树体营养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与转化,最终达到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3月份萌芽以后及时浇 解冻水 ,浇水后覆草或覆膜,萌芽后新梢生长达20厘米时,及时摘心。并进行叶面施肥,0.3%
尿素与0.3-0.4%
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每隔7天一次,直到7月份。4、5月份,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及时灌溉,在灌水前每株追肥约40-60克
尿素。7月份以后,控长促花,
叶面肥以
磷酸二氢钾为主,控水控氮,至落叶前停止灌水,由于山农红丰及山农新世纪杏树冠开张,枝条自然下垂,因此,一般不必拉枝开张角度,也不必化控促花。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夏季及时摘心,冬剪时调树体结构,主要任务是疏除过密植及背上直立枝。
9月下旬-10月上结合扩穴,普施一次有机肥,用量为每株150-200斤,加施0.5斤
复合肥。扣棚前20-40天,灌一遍透水,并覆地膜,以便提高地温。
3.扣棚后的管理
3.1扣棚时期 果树的需冷量是指果树通过自然休眠所需的0-7.2℃的小时数。杏树不同品种的需冷量不同,一般在500-1200hr,早熟品种需冷量低,晚熟品种高,红丰与新世纪杏需冷量700hr左右,冬暖棚可在12月中、下旬扣棚保温,春暖扣棚保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