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霉心病,是苹果病害中一个侵染过程较为复杂、病原菌由多种弱寄生菌组成的复合型老病害,在生产中属于比较轻微发生的病害之一。但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措施的调整,这一本属次级发生类型的病害,近年来逐渐演变成为了危害较重的主要病害,特别是2008年更有危害升级的现象发生。已逐渐引起广大果农和科技人员的重视,但在该病防治过程中,部分苹果种植户由于技术等原因,对苹果霉心病防治存在一定误区,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一、花期不敢用药,耽误最佳防治时期
苹果霉心病的病菌主要是在苹果开花、坐果过程中,病菌通过萼筒潜入果心而使果实染病。因而防治霉心病的最佳时期就是苹果花期,而此时正是决定坐果率以及产量的关键时期,苹果种植户由于担心产量受影响,一般不敢在此时期用药,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病原菌不能及时铲除,致使霉心病危害逐年加重。
二、药剂选择不当,防治效果差
近年来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升,使果农普遍采取了谨慎的投入态度,特别是对高效高价生物类农药的使用相对减少,加上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需要增加施药,会进一步加重果园投入,不少果农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化学类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实际上经田间科学试验和实际应用,化学类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且对坐果率影响较大,此外还能引起畸形果显著增多,苹果花期不宜使用。而宝丽安、多抗霉素、克菌康(多抗霉素)等生物类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坐果率影响不显著,可放心使用。
防治时期建议在盛花初期及坐果初期使用,防治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喷药时间要在下午4点以后,同时要使用雾化效果较好的喷头,不要使用喷枪,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坐果率的影响。
三、重视药剂防治,忽视栽培措施
经调查发现栽培上导致霉心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为果园树体高大、郁闭程度高以及套纸袋果园面积增多、果袋质量下降等。而果农往往只重视药剂防治,忽视栽培措施。这样只能一时降低发病率,并不能长期稳定地解决问题。因而防治霉心病必须要重视栽培措施,一要选择矮化、简约、高光效树形;二要对密闭果园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形,去除一些影响光照的枝条,打开光路,减轻郁闭程度;三是要选择小林袋等透气性、排水性较好的纸袋,不要图便宜使用杂牌劣质袋,从根本上逐年降低苹果霉心病发病率。
四、此外广大果农朋友还要注意,苹果霉心病是一个浸染过程较为复杂的病害,受技术、气象、地理位置、果袋质量、果园密闭程度等多层因素的影响,防治效果目前还并不稳定,有的年份好,有的年份差。因而要多与农技人员进行交流咨询,确定适宜本地的最佳防治方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