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4月中旬,我县降水次数频繁,雨量偏多,第一场≥20㎜透墒雨出现在3月中旬,较常年偏早一月左右,墒情充足,田间湿度高。加之近期晴好天气居多,气温上升较快,中温高湿的环境极其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流行。据农技中心4月20-21日调查监测,小麦条锈病已在我县普遍发生,除早发区长青镇罗钵寺村、陈村镇槐北村外,塬灌区的横水镇也已查到普发田块。全县平均病田率17.3%,病叶率0.007%,严重度6.7%。千河阶地早发区病田率47.43%,病叶率0.018%,平均严重度11%,最高严重度80%。今年我县条锈病始发期在3月21日,为近十年来春季发病最早的年份之一,较往年发病时间偏早27天。发病程度重,扩展速度快。小麦条锈病是常发性气流性传播病害,大流行年往往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当前气候条件对条锈病的发生流行极其有利,各乡镇、技术指导员要加强宣传,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及时开展科学防治,将其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防治技术:建议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开展以条锈病防治为主的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
杀菌剂、
杀虫剂、
叶面肥(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混用。推荐药剂:亩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99%
磷酸二氢钾晶体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重发田块需间隔5-7天进行二次喷药防治,以保证防效。喷药后6小时若遇雨应补喷。注意在购买
农药时一定要到三证齐全的正规门店选购,拒绝使用所谓改进型、复方类粉锈宁(
三唑酮),以免影响防治效果;配制可湿性粉剂
农药时,要进行二次稀释(先用少量水化开后再倒入施药器械内搅拌均匀),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田间喷药要选在无露水情况下进行,严格
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