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冬季管理是指从当年11月至第二年萌芽前这段时间柑橘的管理。搞好冬季管理,不仅有利于恢复树势,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而且能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果树树体素质,压低虫口基数,降低果树生产成本。
一、 适时采收
果面基本转黄、果实较硬时开始采收。久雨或大雨之后,最少间隔1~2天才开始采果。要做到先熟先采,弱树先采,分批采收。要用采果剪采果,做到一果二剪,即先在距果蒂1~2厘米处剪下,再齐果蒂剪平,轻拿轻放。采收后将伤、病、虫果选出,并按大小分级装箱。如作贮藏用果,可在果实7~8成熟时采收,鲜食则要在8~9成熟时采收。
贮藏用果,采后应立即进行药物处理,在阴凉处晾干药液,预贮发汗后用薄膜单果包装,最好用筐装好,再入库贮藏。保鲜药剂建议用百可得(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马克西姆扑霉灵(咪鲜胺)+2.4-D 2~3g;或万利得(抑霉唑)5ml/包+百可得(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5g/包+2.4-D 2~3g兑水7.5~10kg。
二、 施采果肥
一般早熟品种采后施,中熟品种边采边施,迟熟品种采前施。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生物肥。施肥量一般占全年总施肥量的35~40%,一株产果50kg的成年果树,施人畜粪水50~100kg;或复合肥1.5kg;或施“聚立信生物有机肥”或“金坚绿色生态肥” 1~1.5kg,开沟埋施,深度15~20cm。应掌握树小少施,树大多施的原则。
采果后应喷一次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并进行一次灌水,以利恢复树势,保叶过冬增强抗寒能力。
三、冬季修剪
指采果后至翌年萌芽前的修剪。为防止冻害和尽量多留老叶过冬,一般在“立春”后进行。
修剪掉病虫枝、枯枝、交叉枝、重叠枝,还应根据柑橘生长特点合理进行,对于压顶的强枝应采取“开天窗”的形式从大枝基部删除,对树冠内部的荫蔽枝、交叉重叠枝进行疏剪,对行间及树冠外围阻挡阳光的枝组进行回缩,以保持树体内及果园的通风透光。
(1)幼树高位定干整形
1定干
苗木定植后,距离嫁接口60~80厘米处剪顶,剪口芽以下20~40厘米左右为整形带,整形带以下为主干。选择其中最强壮、直立的枝梢剪顶,对于主干上原有的弱小枝梢,应尽量保留。
2选留主枝
选择3~4枝强壮枝梢,作为主枝培养,其余枝、芽应尽早抹除。
3配备副主枝
主枝延长后,在上面选留2~3个副主枝。第一副主枝距主干30厘米左右,副主枝间相距20厘米左右。
(2)盛果期大树修剪
1多主枝郁蔽树修剪方法
首先确定要保留培养的3~4根位置分布合理、长势较均匀的主枝,将其余主枝从基部疏除,达到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的目的。首先疏除树冠中部直立向上的主枝,使内膛导入阳光,其次疏除妨碍要保留主枝生长的大枝、与主枝相互交叉重叠或间距太近的大枝、位置过低的大枝。避免一次性到位,修剪量过大,严重削弱树势,每次枝叶剪除量控制在总枝叶量的1/5以内。
2多枝组郁蔽树修剪方法
此类树主枝明确,主要是由于枝组过多造成树冠郁蔽,修剪以开“天窗”、“侧窗”为主。首先疏去树冠上部阻挡光线的直立枝组,即“开天窗”;其次于树冠中部郁蔽处疏去部分背上(或背下)枝组,形成开口形状,即“开侧窗”。
成年树大枝修剪的标准是:树盘能见到散射光为准。大枝剪口要用蜡或桐油拌杀菌剂涂抹保护伤口。
结合修剪及时将病虫枝、枯枝、落叶、烂果、杂草等全部彻底清理出柑桔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除隐患。
四、喷药清园
采果后树势基本恢复,须及时喷药防治冬季病虫害,喷药时应注意全树喷均匀、全面、彻底;树冠内外、主干、主枝、骨干枝、各级分枝,都要喷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越冬栖息的成虫、幼虫和虫卵。施用的药剂有0.8~1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9%绿颖矿物油150~200倍。
五、翻土清园
将园内的残枝、落叶、杂草清除或翻入土中作有机肥。翻土时,把金龟子、蝼蛄、金针虫等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到地面上杀死或被鸟和其它天敌吃掉,或者在柑桔园内放养家禽捕食害虫,可减少来年柑桔病虫害的为害。
翻土时应掌握近浅远深的原则,即离树兜远的地方可深翻,可将部分长出土面的须根切断,从新长入土中增大柑桔树根系的吸收面。
六、树体防冻
主要工作内容是树干涂白、树盘培土等。
①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石灰0.5公斤、食盐0.5公斤、石硫合剂0.5公斤、水18公斤均匀搅拌。涂干高度一般为0.8~1米,涂抹时要由上而下,在害虫产卵之前涂抹效果最佳。
②树盘培土:对柑桔树以主干为中心,树盘培土10~20公分,但在开春气温回升后要扒开主干周围所培土,露出根颈。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