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期。胡萝卜肉质根的生长适宜于冷凉气候,而幼苗期则耐旱耐热。在长江流域秋播胡萝卜,大暑播种,处暑齐苗则产量高,稍迟可在处暑播种白露齐苗,若迟至白露以后播种则产量低。 2、种子处理。胡萝卜种子(果实)果皮厚,上生刺毛,果皮含有挥发油,且为革质,吸水透气性差,发芽慢,胚小,生长势弱,且无胚及胚发育不良的种子多,另外,果皮及胚中还含有抑制发芽的胡萝卜醇,因此发芽率低。一般新籽发芽率80%左右,陈籽发芽率65%左右。因此,搞好种子处理,保证全苗是获得丰产的重要措施。具体方法是:用相当于种子重量90%的水浸种,并分两次加水。第一次加水一半,使种子湿润,经3~5小时后再加入另一半水分,同时将种子与水拌匀,在24小时内每1小时翻动一次,24~48小时内每隔3~5小时翻动一次,此后每天早晚各翻动一次,4~5天后种子即已膨胀或已开始萌动,此时即可置于干净的容器中,上盖湿布,放在0℃条件下处理10~15天,而后取出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为提高发芽率,还可以用50毫克/千克
赤霉素或硝酸钾溶液代替清水处理种子效果更好。 3、播种。撒播或条播。夏季播种时,为防雨后土壤板结,可在胡萝卜播种时撒放少量小白菜或水萝卜,既可为胡萝卜遮荫,亦可提高经济效益。播种深度,砂性土壤为1.5~2.5厘米,黏重土为1.0~1.5厘米。播种后覆土要轻、浅、匀,且覆土后要盖上稻草等物以防暴雨并保潮。出苗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物。条播行距以16.7厘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