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
农药超量。番茄设施生产面积很大,连作普遍,病虫害情况较严重。由于这些原因,番茄生产病虫害比较难以控制,所以菜农定期喷
农药防治。由于频繁使用
农药,使病菌和害虫对一些常用的
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于是菜农就擅自提高浓度,增加喷药次数。而且一旦发现病虫,无论轻重,每5~7天就喷一次药,直至采收。番茄的生产周期长,苗期一般2~3个月,定植到拉秧需要4~7个月,采收前没有注意
农药安全间隔期,造成番茄果实
农药严重超量。二是滥用激素。生产上用量最大的激素就是促进坐果的番茄灵、2,4—D,尤其在春茬、冬春茬栽培中普遍使用。
乙烯利也普遍使用,用来促进果实催熟。在低温期栽培的番茄,果实转色缓慢,为了加快成熟,达到外观商品成熟度,经常用严重超标浓度的催熟激素进行处理。三是施肥不合理。番茄生产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所以要求
基肥用量高,一般每亩需施用有机肥10000~15000公斤作为
基肥。番茄对磷
钾肥需求量高,尤其是对
磷肥需量最大,强调配方施肥。而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不够,
尿素追肥过量。
氮肥过量施用造成了
肥料利用率低、硝酸盐含量超标、病虫害容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