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人工栽培香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管理技术等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病虫害的管控技术差,不但影响了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因此增加了防治经费的投入,给菇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轻菇农经济损失,防止因用药不当造成香菇污染。笔者根据多年的香菇生产指导经验,针对我县危害香菇的主要害虫菇蚊制定的一套防治技术措施,经过菇农的多年应用可有效的防治菇蚊,可减少损失30%左右。1 菇蚊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菇蚊喜欢在潮湿、肮脏的环境繁衍,香菇真菌的菌丝是菇蚊的最好食料之一。其危害方式主要是咬食菌丝,破坏菌丝的正常生长,导致菌丝衰弱或死亡,同时给其它杂菌的浸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一些竞争性杂菌在菇蚊的危害斑上大量繁殖并产生抗菌素,引发病害而进一步破坏香菇菌丝,造成危害的恶性循环。此外,跳虫、螨虫、线虫等也趁机在菇蚊的咬斑内大量繁殖危害,加重危害程度。虫病的综合危害造成香菇的菌丝自溶,培养基松散,黑水横流。据观察菇蚊的幼虫在人造菇木内危害2-3周后变硬化蛹,蛹经过3-7天羽化为成虫飞出。成虫交尾后很快产卵,每只雌虫约产卵10-300粒。菇段因受害后所产生的特殊气味,对菇蚊的成虫有很强的诱集性,因而菇蚊往往又会回到病斑上产卵,引起下一个世代对香菇的危害。2 菇蚊的综合防治措施2.1 及时清理废旧培养料。香菇采收过程中应及时将废弃的菇木挑出集中堆放处理,采收结束应马上将全部菇木离架脱袋,集中堆放,并彻底打扫菇棚。废料堆应远离下一批菇木的发菌场所,堆内泼洒50%的石灰水消毒,然后在堆面喷洒200倍
敌敌畏液后加塑料薄膜覆盖,既可促进废料发酵腐熟又可杀虫灭菌。废料堆放40天以上后可作大田作物有机肥使用。2.2 保持发菌场外和出菇场地清洁。堆放前发菌场所和菇棚(包括人造菇木堆放地及周边环境)要进行彻底清扫,并用石灰粉或漂白粉等消毒杀虫灭菌。菇木要疏排,及时翻堆,及时刺孔通气,加强管理,提高菇木的自身抗病虫能力.2.3 正确掌握防除菇蚊的方法。我县主要采用喷雾、注射、挖除、诱杀四种方法防治菇蚊。2.3.1 喷雾。喷雾是杀死菇蚊的关键措施,通过喷雾杀虫可及时杀死成虫,大大降低成虫产卵量。杀成虫可用菇类专用
杀虫剂菇虫净,该药具有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且药效持久,一般在刺孔通气前喷一次到剥袋时(花菇除外)再喷一次即可有效杜绝成虫再产卵。2.3.2 注射。对在筒袋内危害的菇蚊幼虫可选用300倍
敌敌畏液注射病斑,每厘米直径注射0.5-1毫升,不可过量。2.3.3 挖除。就是挖除病斑,剔尽黑色木屑然后涂上石灰水,同时及时烧毁或深埋剔除下来的病斑木屑。2.3.4 诱杀。根据菇蚊对旧病斑的趋性,在人造菇木堆放场所选留部分菇蚊危害较重的菇木作诱饵,筒内施少量3%呋喃丹颗粒剂,诱集菇蚊产卵后将其集中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