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07:45 作者:李先生
一、识别番茄脐腐病又称蒂腐果,症状在果实乒乓球至鸡蛋大小的幼果期发病,有时也会在果实将要变红时发病,开始果实顶部(脐部)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韧,一般不腐烂,病斑多为圆形,有时会因果实形状不正使病斑呈边缘平滑的不规则形,空气潮湿时病果常被某些真菌所腐生,发病处长出黑霉。该病属于一种生理病害。一般认为是由于缺钙引起,即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素,加之其移动性较差,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当果实含钙量低于0.2%时,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能力而发生坏死,并形成脐腐。在多数的情况下土壤中不缺乏钙元素,主要是土壤中氮肥等化学肥料使用过多,使土壤溶液过浓,钙素吸收受到影响。此外是因生长期间水分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引起的。即在花期至坐果期遇到干旱,番茄叶片蒸腾消耗增大,果实,特别是果脐部所需的大量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二、防治措施1.浇足定植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果实膨大后,应注意适当给水。2.育苗或定植时要将长势相同的放在一起,以防个别植株过大而缺水,引起脐腐病。3.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区可选用。4.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能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淋失。5.使用遮阳网覆盖,减少植株水分过分的蒸腾,也对防治此病有利。6.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或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d1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